为了通周天,必须积聚一定的丹田内气。如果内气不足,通周天不仅不可能,而且有害。揠苗助长,适得其反。练功者采取一般的坐姿,放松入静,排除杂念,呼吸自然。
口眼轻闭,头身中正,含胸沉腹,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虚空境地。也就是把丹田看成一个空间,意念双目神光朗照这个空间,达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来,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练功时要充分放松入静,意念与呼吸密切配合,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闾这一区域看作一个容积,使其逐渐扩大容量。呼气时使脐部、小腹部及腰腹部往外扩张,吸气时收缩丹田。这样持续练功,就会增加丹田的活动能量,快速积聚丹田内气。
练功入静后,想象丹田中出现一个红色太阳,或者金黄色莲花,或者明亮的电灯泡,照亮整个腹部和全身,温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内观,将意念高度集中,丹田能够短时间内凝聚真阳元气。
在呼气时,想象气从丹田向周围空间扩散成圆形放射状。与此同时,身体也随之放大;吸气时,想象气从周围空间向丹田收聚。也可以将丹田想象成宽阔无边的大海,呼气时像石头击水,波浪从丹田中心向周围扩散成圆形,吸气时收缩丹田。吸气时应配合轻微的提肛动作。
放松入静后,双手在腹前想象抱着一个红色火球,轻轻左右、上下旋转,想象火球在双手的带动下转动,待两掌之间的气场实感形成后,再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脐内,双手轻贴于脐部,稍稍停顿后再进行丹田内气的转圈运动。
呼气时,用意念将内气向丹田和尾闾部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部的气机活跃起来。尾闾一定要充分放松。当真气向上冲时,呼气下压,腹部压力增大,真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疾病部位通过元气疏通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