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一烧开就喝自来水
虽然喝白开水是个好习惯,但你知道吗?自来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自来水经过氯化消毒,其中的氯结合了水中的有机物质,会生成多种致癌化合物,如卤代烃和氯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姜微波建议,烧水的时候可以采取三个步骤:首先将自来水留置片刻再烧开;水快要烧开时打开壶盖;最后,等水烧开之后再等待3分钟才熄火,这样就能够让水中的氯含量降低到安全饮用标准,才算是真正的"开水"。
2.定期清洗桶装水和饮水机
无论是家庭、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饮水机已经非常普遍。但你是否想过,你使用的饮水机自从放置之后就从未进行过"洗澡"呢?饮水机看起来给人们提供了优质的饮水,但实际上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每当你打开饮水机的水龙头时,都会听到"咕噜"的声音,桶装饮水机中的气泡会冒出来,这是空气进入导致的,灰尘和微生物也会随之带入水中。根据国家环境卫生监测部门的检测数据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桶如果不洗就会在三个月内大量滋生细菌,如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因此,最好的做法是每月清洗一次,夏天则需要两周清洗一次。由于办公室的饮水机使用频繁,更需要定期清洗。
3.不要过度饮用瓶装水
瓶装水由于便捷性和方便开盖而在中国消费量逐年增加。然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指出,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或者打开后未及时饮用,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对健康有害。因此,瓶装水绝对不能受热或者暴晒。董金狮建议,最好购买质量好的水壶自己带水,既安全又环保。
4.不要重复烧开水
如今越来越多家庭使用电热水壶,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千煮水最好别喝。赵飞虹说,水烧开后应该尽量当次喝完,不要反复加热。许多人担心饮水机中的水是否为千煮水,但由于材料限制,饮水机中的水一般最高温度为90摄氏度左右,不足以沸腾。但是,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时间是出厂后的1-15天,超过15天后细菌滋生就会增多,不宜再饮用。
5.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一项国内调查数据显示,70%的人是在感到口渴后才喝水。然而,当你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流失了至少1%的水分。喝水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还是为了让水参与新陈代谢,被身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注意不喝水会减少对水的渴望,人体也会变得越来越"干旱"。因此,无论是否感到口渴,都要及时补水。外出时随身携带一瓶水,时刻准备喝一口;在办公室或家中放置几个水杯,随时机会就喝水。
6.每天至少喝6杯水
上班族经常会因工作而忽视喝水,长此以往会对膀胱和肾脏造成伤害。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从事轻体力工作的成年人,建议每天至少喝1200毫升水,大约6杯。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需要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有人可能会问,之前经常听说每天喝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200毫升呢?实际上,2000毫升是指人体每天需要的总水分摄入量,蔬果含有丰富的水分,主食和肉类也含有水分,所以人体需要的水分很大一部分来自食物。6杯水是最低限度的摄入量,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例如,喝水能够缓解焦虑的人需要多喝水,喝水能够保持体重的人需要多喝水,运动或洗澡后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7.不要代水喝饮料,要根据体质选择喝水方式
很多孩子每天都离不开可乐或者果味饮料,用饮料代替水喝,这无异于花钱买病。"饮料并不能达到补水的目的,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赵飞虹说。如果一定喜欢喝带有味道的水,也需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适当的改善。例如,便秘的人可以喝一些蜂蜜水或果汁,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胃寒的人应该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或果汁,多喝暖胃的红茶或姜糖水。喝水的方式虽然不能真正救命,但却对健康有巨大的好处,坚持喝水有延年益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