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cerebral concussion)是指头部外伤后出现暂时性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短暂的昏迷、近事遗忘以及头痛、呕吐等症状。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主要特征是脑干网状结构受损、脑组织轻度充血、水肿,甚至点状出血。下面是一些预防脑震荡的常识:
脑震荡预防常识
一、根据伤后症状和体征可以诊断脑震荡。由于脑损伤较轻,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例如,给头痛患者镇痛剂,给呕吐明显而不能进食者输液。伤后早期要保持安静休息,避免思考问题和阅读报纸等刺激。经过数日或数周的治疗,大多数脑震荡可以治愈。
二、由于脑震荡可与颅内血肿合并存在,伤后最好留院观察和治疗一段时间(约5天)。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颅内血肿。对于回家的患者,亲友应在1-2天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注意头痛、呕吐和躁动不安等症状。如病情恶化,应立即到医院进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脑组织受到损害后,最初会出现意识丧失,恢复后多有健忘、逆行性健忘、科尔撒科夫综合征、神经衰弱状态、性格变化等症状。这些非肉眼可见的脑组织变化称为脑震荡。部分脑组织受到破坏的情况称为脑挫伤。脑震荡可能是脑组织全部功能障碍所致的特定症状。发病机制可能包括脑血液循环障碍、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障碍以及延髓障碍等。
四、脑震荡的常见症状是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神志恍惚或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从几秒钟到二、三十分钟不等。清醒后恢复正常,但对受伤时的情况和经过有记忆缺失。此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脑震荡是最轻的颅脑损伤,一般通过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可以自愈。但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合并较严重的脑挫裂伤和颅骨血肿等。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特别留意脉搏、呼吸和意识状态的变化。必要时,可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腰脊穿刺、颅骨X光片、超声和CT等,以便及时作出诊断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