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指的是当天的夏季日影最长,并且开始变得炎热。在这个夏至,小编想和大家谈谈养生,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三个忌讳。中医认为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因此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饮食宜清淡,不宜食用油腻和重口味的食物。
夏至对应乾卦,六爻皆阳,代表着天地间阳气极盛,它标志着夏天来临。在夏至之后,阳气开始消退,阴气逐渐增长。夏至时要注意保护阳气,因为夏季是阴阳相争的时节,此前是阳长阴消,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夏至过后阴气开始滋生,而阳气逐渐减弱,因此人容易生病。
嵇康的《养生论》中提到,夏至时更应该调息养心,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热的干扰。此时应晚睡早起,午休时补充氧气,及时补充水分。忌冷水冲头洗澡,饮食宜清淡,多食杂粮以寒凉体内。也不要过量食用凉性的瓜果,要适当控制。
夏至养生三忌
1、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夏季夜晚很短,年纪稍长或体质较弱的人,胃里常常会感到冷,消化不良。生菜、瓜类等食物本身就是夏天应该避免食用的,尤其是晚上要注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晚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肉、面食、寒凉的食物,否则会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
喝太多茶,尤其是空腹喝茶,很容易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喜欢咸味的人再喝茶,茶水会引导咸味进入肾脏,消耗下焦的肾阳,容易导致手足疼痛、腹泻、阳痿、痛经等症状。因此,夏季喝茶应在饭后饮用二三杯,如果感到饥饿应立刻停止饮用。
2、忌冷水洗浴
很多年轻人喜欢用冷水洗澡来降温,但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下,人体的汗孔和肌肤都处于张开状态。因此,寒气很容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受损。如果出现手足发冷、小腿抽筋、视力模糊等症状,甚至会引发原因不明的发热。即使是热水洗澡,也要注意洗后避风。对于小孩子尤为重要。
3、忌夜间往凉的地方睡觉
古人有一个故事,一个家族代代都不长寿,后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去到这个家族的家中仔细寻查,发现卧室墙上有个洞,正对着睡觉的人的头部。彭祖让人堵上这个洞后,这个家族的人就长寿了。中医认为头部是人体阳气的聚集之处,夜间睡觉吹冷风很容易导致阳气损耗,长期下去会导致阳气丧失。因此,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要整夜开着空调睡觉,这样的习惯会引发感冒、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病症,对身体的伤害很严重。尤其是小孩子,不要在他们入睡后扇风降温,否则他们容易遭受手足抽搐、咬牙不开、风湿等病症。有句谚语说“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都是夏季养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