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做好这11件事 运动量别太大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现在大部分地方的温度已经超过了30度,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呆在家里不出门。但是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好。夏季我们也应该注重养生。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夏季养生的小常识,让你能轻松度过这个夏天。

1、运动量不要太大

在夏天运动时,我们应该选择温和的运动。过于剧烈的运动会让你大汗淋漓,消耗大量体力,这样汗水流失的过多就相当于流失了大量体力。这也可能使心情变得糟糕。我们可以选择打太极、气功或元极舞这些缓和而精心设计的运动。

选择缓和的运动,保持呼吸平稳从容,身体里微小的血管或者经络才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听音乐散步,保持宁静的心态,不要过于激动,更不要发怒或者烦躁。如果感到烦躁或情绪不佳,可以通过散步或听轻快的音乐来缓解情绪。

2、不要吃过重的食物

夏天应该吃清爽的食物,过重的食物容易使心火旺盛,增加体重,让人感到精神昏沉。中医古籍中有记载:“常吃水里游的动物伤精,吃地上走的动物伤气,吃天上飞的动物会伤神”。食物的烹饪方式也尽量选择清淡的,避免油炸、煎烤,高热量的甜食也应该少吃。

3、少吃冰凉食物

夏季我们常以为冰凉的食物可以降温,但是忽略了体内温度更高(有时可能高达37度)。突然喝下冰水的话,人体的五脏六腑可能无法承受。如果想要消暑并且保持神经平静,可以喝菊花茶、金银花茶、绿豆汤或者含水量较高的水果。但是,胃寒的人应该少喝这些,可以多喝开水。对于体质属于热而虚的人来说,可以食用银耳、莲子或者百合等凉补食物,可以祛热补气。

4、先使气和再使心平

中医养生非常注重使气和,气和了就能够转化为足够的活动能量,也可以舒展身心,使心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

5、作息规律,宜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情绪都不会很好。因为在晚上11点至凌晨1点这段时间,是脏腑气血流动的时间。要是在这段时间内,血液回流到肝脏以储存精气的时候,如果不睡觉,就等于强迫肝脏继续工作,无法储存精气,肝脏会因此而阳虚,阴阳失衡。肝脏主要负责解毒、储存和分解胆汁,长期虐待肝脏不让其休息,肝火升高,容易疲倦、气虚体弱。

中医药典中提到人体的三宝是“精、气、神”,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反之,气弱则神伤,容易感到精神不佳,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养精蓄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要总是熬夜,适当午睡对健康很重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缓解夏季的疲劳非常重要。

6、身心双修

养生专家都强调“身心要双修”,身体不好会影响心理,心理急躁会逐渐削弱身体。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调节自己的脾气、习气和个性,使情绪更加稳定。从情绪养生的角度来看,真正的修行不是要摆脱七情和六欲,而是要能够完美地驾驭起伏的情绪。

7、多喝凉白开,膳食多样化

由于夏天的气温很高,人体的消化液分泌逐渐减少,胃酸也会降低,所以我们的食欲神经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调理饮食营养和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膳食的多样化。多吃一些新鲜的凉拌菜,加入一些蒜泥、姜末、醋等调料,既能增进食欲,又能预防肠道传染病。但是要注意吃的时候不要一次吃太多,也要避免吃得过凉。

8、思想要清静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容易感到闷热不安和疲倦烦躁。所以,我们首先要令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让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就凉爽了。

9、饮食宜清淡

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淡、软质,易于消化为主,尽量少吃高脂肪、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淡的饮食可以清热、防暑、止汗、补充水分,同时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既可以满足营养需求,又可以预防中暑。

主食以稀为宜,比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可以适度地喝一些凉爽的饮料,比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是要适量,不要过多地喝冷饮,否则会伤害阴气并对身体造成伤害。此外,食用一些醋,既可以开胃生津,又可以抑制、杀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10、住房要保持凉爽

早晚室内温度较低时,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中午,室外温度大大高于室内,必须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或者再加上一层纸纱,防止热量进入室内。这样,凉爽的室内环境会让人心境安宁,午睡和休息会更加舒适。

11、娱乐活动要清幽

在炎炎夏日,不能远行,应该选择附近幽静的地方。早晨,清晨刚照射在大地上,气氛清新,可以去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身体,吸取新的能量。傍晚,太阳下山后,可以在江边或湖畔漫步,清风习习,让你心境如水,消除一天的疲劳。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