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天气非常干燥,很多朋友的皮肤都会出现瘙痒的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通过宣发作用将卫气、气血和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肤皮毛,以维护正常功能。因此,养肺是解决皮肤问题的关键。
1、皮肤瘙痒要养肺
秋天气温下降,加上多风和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变粗并且瘙痒。但是光靠外搽润肤品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从内部调养肺部来解决皮肤问题。
解决秋季皮肤瘙痒问题,可以从肺部功能调节入手,但需要分清疾病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
1. 风热型:由感冒发烧引起,病毒破坏了身体组织,导致皮肤瘙痒。
2. 湿热型:湿热下行导致腿部瘙痒,可以使用清热祛湿的药物。
3. 皮肤闭塞型:津液无路外泄,造成湿气积聚并引起瘙痒。
在秋天除了多喝水以外,还宜多喝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可以使用香菜泡酒来止痒。
2、慎防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也被称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后留下的一种心脏病,以心脏瓣膜病变为主。秋天的天气变凉,白天和夜晚的温差也较大,我们的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引发风湿性心脏病。
3、要防神经衰弱
秋天的不稳定气温会对身心产生一定影响。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症,患者常感到脑力和体力不足,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经常出现头痛和睡眠障碍等躯体不适感,但无器质性病变。
4、要防痔疮
痔疮是指肛门内外的血管肿胀,常见于遗传、老化、怀孕、长期腹泻以及过度使用轻泻剂等原因。秋天空气干燥缺乏水分,人体调节功能容易紊乱,出现大便干结和便秘情况,从而诱发痔疮。
秋天饮食9宜9不宜
进入秋季,气温变得凉爽宜人,食欲增加,消化力也提高,是弥补夏天营养不足的好时机。同时,秋季也是丰收的季节,各种动物肉和蔬菜瓜果种类齐全,数量丰富,适合秋季进补。但是,如果安排不当,容易导致营养过剩或食性不当而伤害身体。因此,在秋季安排饮食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食物。
宜——银耳
银耳有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的作用,还能对抗因放化疗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秋天多吃银耳可以防止皮肤干燥。
不宜——肥甘食品
中医认为,秋季以肺气为主,肺主辛味。如果肺气过盛,会导致肝气郁结。秋季易伤津液,所以饮食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主,不要吃太多肥甘食品。
宜——苹果
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护神,对心脏病患者是很重要的。
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消暑、解酒等功效。
苹果中富含膳食纤维果胶、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对健康非常有益。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帮助润肠通便,还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并清除体内毒素。
秋天多吃苹果可以消除疲劳,润肺滋阴,预防感冒。
不宜——浓茶和咖啡
秋天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和咽喉肿痛等症状。因此,要尽量少喝浓茶和咖啡,因为茶碱和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会加速水分的流失,反而加重内热和口干舌燥症状。
喝太多浓茶和咖啡会摄取过多咖啡因,导致神经系统兴奋,出现心悸和心跳过速等症状。
宜——蜂蜜
蜂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糖类,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蜂蜜还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秋天多食用蜂蜜可以促进消化,防止秋燥对身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和养肺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专家建议白天喝盐水,晚上喝蜜水,这不仅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也是秋季养生和抗衰老的良方。
不宜——辛辣食物
秋季肺气盛于秋,辛味容易导致肺气过盛。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容易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致。因此,秋季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以免加重肺燥症状。
宜——百合
秋天空气湿度小,风力大,人体汗液蒸发快,容易出现大量水分丢失,导致燥邪伤津液。百合味甘微寒,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对秋燥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不宜——煎炸食物
炸鸡腿、炸鹌鹑等煎炸食物,秋季消化能力较差,容易导致肠胃积滞。肠胃功能较弱的人进食油腻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不利于适应秋季干燥的特点。
宜——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C和胡萝卜素,具有补脾健胃、养肝明目的功效。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需要油脂帮助人体吸收。在干燥的季节里,吃胡萝卜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和滋润作用。
不宜——水生植物
大部分水生植物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囊蚴最多的时候,请尽量避免食用生的荸荠、茭白等水生植物,以免感染寄生虫。姜片虫是一种吸附在小肠内壁的寄生虫,可导致肠粘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和食欲不振。
宜——糙米
精白米在磨制过程中去除了胚芽、谷子釉质部分和谷糠,而糙米保留了这些营养物质,营养更加全面。秋季经常食用糙米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提高记忆力,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绪。
不宜——油腻食物
油腻食物含有大量热量,不易消化,并且会阻碍营养吸收,不适合秋季养胃,尽量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
宜——茄子
茄子不仅是大众蔬菜,也是食疗佳品。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的作用。秋季吃茄子能够降火,预防秋燥。
不宜——生姜
在秋季尽量少吃生姜。因为秋天气候干燥,加上生姜辛辣,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和干燥症状。
宜——莲藕
莲藕不仅可以当水果,还可以用来烹饪。莲藕性寒、味甘,具有消瘀凉血、清烦热、止呕渴的功效。民间有"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秋天吃莲藕可以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不宜——烧烤
炸鸡腿、炸鹌鹑等烧烤食物通常以油脂为主,秋季消化能力较差,进食烧烤食物会加重体内积滞,不利于适应秋季干燥的特点。
宜——红豆
红豆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秋天吃红豆可以滋阴润燥,有助于排出体内湿热,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红豆还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不宜——寒凉水果
立秋后的寒凉水果不宜过多食用,尤其是生吃。秋瓜、西瓜、梨、葡萄等水果本身性寒,在立秋后人的肠胃对寒凉食物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引发肠胃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