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忙里偷闲小健身

教书育人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也是职业多发病的多发人群。如何既不耽误工作又能活动身体呢?现在推荐几种锻炼方法,可以让教育工作者忙里偷闲,使身体随时得到锻炼。

弹脑

坐在椅子上,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地以拍打的方式拍打头部。每天拍打10-20次,可以缓解疲劳、防止头晕、增强听力和缓解耳鸣。

练眼

在用眼工作时,每隔半小时远望窗外1分钟,然后紧闭双眼数秒钟。也可以进行眼球转动运动。这样有助于放松眼睛的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伸懒腰

当身体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时,肌肉组织的静脉血管会积聚大量血液。这时,伸展懒腰可以促使全身大部分肌肉舒缩。在短短数秒钟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堆积的血液被推回心脏,从而增加了血液循环的容量,改善了血液循环。

梳头

用木梳从前额向后梳刷头发,逐渐加快速度。梳头可以刺激头皮神经末梢和头部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缓解疲劳、强身健体和促进头发生长的效果,对于脑力劳动者尤为重要。

脸部运动

工作间隙,尽可能地张开嘴巴,使脸上的所有肌肉和头皮都运动起来。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延缓局部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部保持清醒。

咬牙切齿

咬牙切齿可以拉动头部的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清醒大脑、增强记忆的作用。

摇头晃脑

颈部由颈椎关节、血管和肌肉韧带组成,摇头晃脑可以使这些组织得到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脑部的供血,还可以减少颈动脉血管中胆固醇的积聚,从而有利于预防中风、高血压和颈椎病的发生。

静养内观

微闭双眼,全身各个部位放松,随着深呼吸,从头到脚,感觉全身都被温水蒸气所包围。重复这个动作3-9次,会让人感到轻松舒适,疲劳感顿时消失。这个方法的目的在于加强内脏器官的锻炼。

抓耳挠腮

耳朵是人体各器官神经末梢聚集的地方。通过拉拽、按摩耳朵,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调节人体脏腑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