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会引发各种身体问题:四肢身体不温,怕冷又怕热,溏便(大便软,不成形),皮肤黄、松弛、暗哑、多油、多斑、缺乏弹性、新陈代谢和消耗减慢、内脏功能衰退、失眠多梦、食欲强、多汗、容易疲倦、懒动、水肿以及中气下陷(内脏下垂)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调养脾虚,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促进体内的湿热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那么脾虚吃什么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七款养生粥,效果俱佳。
1、栗子粥
原料:山药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红枣7枚;
制作:将山药去皮,红枣洗净,栗子去皮。将山药切成均匀大小的块。在锅中放水,将大米和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放入山药和红枣。煮约40分钟后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钟即熟。
2、胡桃粥
原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制作:将核桃仁捣碎备用。将粳米淘净备用。将莲子去心。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将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备用。在大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该粥具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肾两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3、大枣粥
原料:大枣10枚、粳米100克、适量冰糖汁。
制作:将粳米和大枣淘洗干净,放入铝锅中,加适量水,用武火先烧开,然后转小火煎熬至烂成粥,再加入冰糖汁,搅拌均匀,盛入碗中。
功效: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贫血、胃口不佳等症状。
4、山药粥
原料:生淮山药500克、白糖。
制作:将淮山药压细过筛,放入盆中,加凉水调成糊状。将锅中加适量水烧沸,边搅拌边倒入山药粉,煮至熟烂,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山药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本草纲目》载有“益胃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的功效。
5、红枣百合粥
原料:糯米60克,薏米30克,红小豆30克,大红枣9个,百合20克;
制作:将大红枣洗净备用,将薏米、红小豆、糯米、百合放在一起淘洗干净。锅里加入1000毫升水,将淘洗好的食材全部放入锅中。盖上锅盖,按下煲粥键,一小时后粥就煮好了。
6、神曲粥
原料:神曲15克,大米50克。
制作:将神曲研磨成细末,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入大米煮成稀粥,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可健胃益气,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难消,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嗳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肢体无力等症状。
7、黄金粥
原料:小米、玉米、南瓜、大枣。
制作:将小米提前泡20分钟(用即将沸腾但尚未开锅的水煮小米,能使小米保持浓稠和芬芳)。用大火将小米煮15~20分钟后,加入玉米和红枣(红枣早点放入可以增加香甜味),再煮五分钟后转小火煮15分钟,最后加入南瓜,再以小火煮15~20分钟。加入枸杞,中火或大火煮几分钟即可。
功效:小米、玉米、南瓜、大枣煮成粥喝,小米是老人、病人和产妇适宜的滋补品,可见它对补虚最为有效。玉米调和脾胃,南瓜补中益气,大枣补血养气,调和五脏。这几样黄色的食物各有补益的特点,针对脾胃,做成粥食是脾胃最喜欢的方式。尽管没有一种食材是万能的,但它们一起搭配使用是最好的脾胃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