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节气。相较于"小雪","大雪"是更加严寒的节气,寒气逼人。不过,大雪节气对养生非常有益。大雪后,更多的降雪可以净化空气,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大雪节气是最适合进补的时候。通过适当的大雪节气进补,可以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那么,大雪节气应该如何进补呢?进补应该吃些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专家指出,很多人都认为进补就是吃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但实际上,进补需要根据个人、时机和地点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方式,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经过一年的春夏秋消耗,人体的脏腑阴阳经血会有所减衰。合理的进补不仅可以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还可以减少来年患疾病的风险。台湾中医家庭医学会理事吕庶熙医师也表示,大雪进补除了需要考虑地理因素外,还要考虑个体的体质。例如,手脚容易冰冷的人适合选择"温补",而体质良好的人适合选择"凉补"。总的来说,大雪节气进补时应当综合考虑神补、食补、药补和酒补,其中以温补为宜。
药补:对于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来说,除了神补和食补之外,也可以采用一些药物进行补养。大雪节气常见的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和枸杞等,可以与肉类一起制成药膳食用。
食补:大雪节气进补以补阳为主,但是不能过于机械地选择补品。应该根据个人阴阳气血的盛衰情况,结合食物的性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阴虚和阳虚之人的饮食是有区别的。阴虚指的是精血津液亏耗,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间盗汗、皮肤干燥和毛发干枯等。这类人适宜滋阴润肺,可以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和百合等,忌食辛辣和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和小茴香等,以免伤阴。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身体疲乏、怕冷等,应该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和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神补:注重养心养神。在精神层面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保持乐观的情绪,多做一些安静的事情。中医认为,稳定的精神和情绪对人体的脏腑和气血功能都有良好的影响,而失衡的精神、过度的情绪和过多的思虑都会伤害神。冬季神补需要顺应冬季的性质,经常闭目养神,让大脑得到休息和净化;日常生活中,不要计较琐事,避免无谓的争执和竞争;经常安慰自己,到郊外登高望远,开阔心胸,宽容待人,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酒补:酒被称为百草之首。在大雪时节,天气寒冷,适度饮用白酒有温通血脉,促进血液循环,抵抗寒气的作用。酒在八卦中对应坎卦,而坎卦与肾有关。而酉时刚好是肾经最旺盛的时候,肾能储藏精气。因此,饮酒最好在晚上。如果配合养生调理,效果会更好:手指凉、气短的人可以选择酒配合补元气;背部凉的人可以选择酒配合温补肾阳;腹胀和便稀不爽的人可以选择酒配合健脾;眼干涩的人可以选择酒配合养肝阴。酒是一把双刃剑,那些面红或易怒的人不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