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七个养生小常识

夏季如何养生?春季渐渐离我们远去,夏天即将来临,炎热的天气让人不舒适,容易出现上火、干燥、食欲不振等情况。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该如何缓解呢?如何过好初夏呢?下面为大家总结了7个初夏养生的小常识。

一、防晒篇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炎热的7、8月才需要防晒,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要改掉了!初夏六月,防晒就变得至关重要。

防晒霜是防晒的基础。最好养成全年涂抹防晒霜的习惯。即使使用遮阳伞、穿防晒衣,也不能不抹防晒霜。一般来说,上班族选择防晒指数SPF15、PA+的产品就足够了。如果要在夏季10点到14点外出,应选用SPF30、PA++以上,最好防水的防晒霜,两到三小时补涂一次。

遮阳伞也是主要的防晒方法,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紫外线的伤害。防晒一定要有遮挡。

一般来说,遮阳伞在抵抗紫外线能力上优于防晒服,防晒服优于防晒披肩。选择遮阳伞主要看防护指数,只有UPF大于4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此外,伞面颜色越深、越厚、越密实,防紫外线效果越好。相对于棉、丝、尼龙等面料,涤纶更防晒。要想知道遮阳伞的防晒效果,不妨到太阳下试一试。影子越深,防晒效果越好。

外出时,如果没有遮阳伞,最好穿深色长衣长裤。市场上出售的薄薄的半透明防晒衣,是用纤维经抗紫外线处理制成,不仅有防晒作用,而且具有吸湿排汗性,适合夏天穿。最好选购标注服装材质和防晒指数的防晒衣。一般来说,面料中腈纶含量越高,UPF指数越高,防晒性能越好。此外,墨镜和遮阳帽也是必备的防晒用品。灰色镜片防晒护眼效果最好。帽子遮挡面积越大,防晒效果越好。

二、睡眠篇

中医讲究“夏气与心气相通”,所以夏季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早睡早起。在起床之前可以做一些醒困的小动作,缓解困意。这些小动作有助于保养心脏,增强体质。

夏天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晚上相对睡得晚,易导致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时间。

一般来说,夏季午休30分钟至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感到疲倦。醒来后不要匆忙起床、马上投入工作或学习,因为此时大脑供血量不足,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功能性紊乱,让人感到头昏脑胀,最好再躺10分钟左右起床。以下几招教你拥有良好的睡眠。第一,不要空腹睡眠。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左右吃一些易消化的点心,再喝点水。第二,不要长时间开着空调。睡前可将空调温度调至28℃左右,适当排除一些暑气,上床后应关闭空调。最佳睡眠体表温度约为37℃,如在非常炎热的盛夏时节,可采用一些健康的物理降温方法,使被窝保持在37℃左右。

第三,不要贪玩而影响平常形成的生物钟。中老年人不要通宵打麻将,也不要在半夜兴奋地看足球赛。也不要以洗澡代替热水泡脚。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是全年必备的功课。只有把双脚泡热,才能睡个好觉。睡觉时要保持头凉、脚温,用被子或毯子首先盖住双脚。

三、穿衣篇

在炎热的夏季,衣着不仅要漂亮,也要健康舒适,否则再漂亮的打扮也是白费。因此,真丝衣物、植物纤维的棉布和纱绸非常适合做夏季的衣物。尤其是在家中,可以尽量选择凉爽宽松的衣物,材质最好是棉质的,柔软透气,吸汗性强。

健康专家表示,夏天穿着要简单、凉爽、美观、保护皮肤。要想穿出健康,就要选择合适的服装,并注意选择衣料。少穿紧身衣,以利于身体内排出的汗气散发,要勤于更换衣物,防止汗液滋生细菌。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认为穿得越少越透气就越凉快,但是在气温接近或超过37℃的酷暑之日,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天气炎热难熬,男性越不应该赤膊,女性也不应该穿过短裙子。

专家指出,夏天应选择宽松、吸汗的衣物。尤其在家中,可以尽量选择凉爽宽大的衣物,材质最好是棉质的,柔软透气,吸汗性强。在颜色上,可以选择清爽宜人的浅色系列,如白色、淡黄、淡粉、浅绿、湖蓝、瓦灰、银灰等。夏季睡觉时最好穿睡衣,既吸汗,又能防止受凉。

四、饮食篇

多吃各种瓜类。冬瓜利尿消炎、清热解毒,还可以解酒、减肥;苦瓜含有独特的苦瓜甙,夏天食用可清暑解心,对胃病、湿热痢疾、呕吐腹泻及尿血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黄瓜的纤维素可以促进排泄和降低胆固醇。

多吃寒性蔬菜。夏季蔬菜中,除南瓜、金瓜属温性外,苦瓜、丝瓜、黄瓜、菜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等都属寒性蔬菜。

多吃苦味食物。夏季心火易上升,苦味食物能舒缓暑热、清热解毒,适当食用苦味食物能恢复肠胃功能,促进食欲。

不宜随意喝水。在酷暑天气下,人体需要大量饮水,专家提醒不要狂饮,不要喝冰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水,不要喝生水,不要喝过期水,少喝饮料。

不宜随意吃蔬菜。如香菜、白萝卜等,这些蔬菜容易造成皮肤色斑加重。应该多吃一些能抑制色素沉着、使皮肤变白的水果,如猕猴桃、草莓、西红柿、卷心菜等。

五、防病篇

夏季的炎热气氛最容易干扰心神,易使心火上炎。人们应顺应季节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健康,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心脏的特别呵护。具体措施方面,低脂、低盐、清淡饮食有利于心神养护。茯苓、莲子、百合、红枣、枸杞子等食物都算是养心安神的食物。随着天气炎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银耳、西瓜,有利于夏季养生。此外,质地与味道较苦的食物如苦瓜、绿豆等也有养阴清热、消暑除烦的作用。

很多人夏天容易出现各种胃肠道问题。从养生的角度出发,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是多食用稀食,吃粥喝汤,既可以解渴、清凉,又可以补养身体。此外,新鲜蔬菜水果可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水分和无机盐。食物中,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子、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对于消暑有一定的作用。此外,从冰箱中拿出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食用,应先放在室温下一会儿再食用,每次不要吃太多,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五六月是广东地区流感最高发时期,也是风寒感冒减少,风热感冒增加时期。专家指出,流感主要以高热(超过38℃)、肌肉酸痛为主,呼吸道症状较轻。因此,如果感冒患者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初夏季节是皮肤病高发期。由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加上闷热潮湿的天气,为皮肤病的发作提供了条件。因此,要做好预防皮肤病的准备。清爽、清淡的素食有助于预防这类皮肤病,特别是具有清利湿热功能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香蕉和蜜瓜。辛辣食物的摄取应适度减少,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和桂皮等。

此外,要注意清洁卫生和预防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并进行夏季治疗。身体健康,情绪也可得到调整,缓解气候带来的不适,安全度过酷暑盛夏。

六、运动篇

提高耐热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耐热锻炼。耐热锻炼是在渐升温度下进行锻炼,以适应更高温度环境。通常,经过约20天左右的耐热锻炼,当真正的夏季来临时,人体就不会感到很热了。

考虑到夏季的特殊气候,无论运动强度还是时段都应特别注意。锻炼的最佳时间是早上6点至7点和傍晚6点至7点,早上温度适宜,傍晚是最适合人体运动的时段。而在中午因温度高、湿度大,不适宜运动。其次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建议选择缓慢热身、强度较小的运动。

具体方法:每天抽出大约1小时进行户外活动,每次锻炼都要达到出汗的程度,以提高机体的散热功能。当气温高于29℃,湿度高于75%时,要减少运动量,以防中暑。一般来说,中老年人适合慢跑、散步、舞剑、体操等缓慢、轻柔的运动;中年人适合快走、健身操、骑车等中等强度的体育项目;而中小学生和年轻人则以跑步、跳绳、打羽毛球等为最佳选择。

七、情志篇

夏季炎热的天气容易扰乱心神,易使心火上升。在夏季,心神养护非常关键,要保持心境清朗、快乐愉悦,胸怀宽广,使心神得到滋养。因此,夏季应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夏令营,外出旅行,消夏避暑等,既能让心情愉悦,又能锻炼身体。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