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真假蜂蜜的10种方法
你是否每天早上都喝一杯蜂蜜水以促进肠道通畅?你是否还在使用蜂蜜做面膜保养皮肤?你是否还在用蜂蜜替代白糖制作健康的面包和蛋糕?但你能确定你所用的蜂蜜没有掺入糖浆吗?即使是真正的蜂蜜,它的营养和功效是否真的像广告宣传的那样神奇?本文首先将与您分享一位营养师对蜂蜜的看法,然后提供10种辨别真假蜂蜜的方法。
营养师对蜂蜜的定位——相对健康的调味品
成熟的蜂蜜中糖分含量高达80%以上,其中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不同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也不同,葡萄糖含量高的蜂蜜容易结晶。除了糖分,蜂蜜中还含有水分、少量酶(如淀粉酶、蔗糖酶、氧化还原酶等)、微量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能含有少量花粉和雌激素。但请注意以下三点:
1、尽管与糖(99.0%)相比,蜂蜜的含糖量稍低(约80%),但仍需控制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2勺(25克)。
2、蜂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本来就较低,再加上不宜大量摄入,所以不能指望蜂蜜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蜂蜜中少量淀粉酶很难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位营养师,我一直认为蜂蜜是一种相对健康的调味品,无论它声称的营养丰富与否,我们都不应该不加限制地食用。
蜂蜜掺假情况严重:市面上90%以上的蜂蜜可能都是假的或蜂蜜制品
事实上,蜂蜜掺假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每年相关部门都会公布抽查结果。蜂蜜的假冒手法多种多样且不断更新。迄今为止,已知造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在生产过程中用白糖或糖浆直接喂养蜜蜂;二是向蜂蜜中掺入大量低成本的糖浆;三是向蜂蜜中添加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添加剂,以制造“蜂蜜制品”来伪装成真正的蜂蜜;四是在蜂蜜相同的情况下,将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蜂蜜中,以次充好。
行业内人士透露,使用糖浆制造假蜂蜜的成本明显低于真蜂蜜。用果葡糖浆制作“蜂蜜”的成本约为每吨4000元。然而,蜂蜜的价格因产地而异,通常在2万到4万元之间,因此假蜂蜜的利润相当可观。之前有一家蜂业公司被曝光的假蜂蜜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至少在洋槐蜂蜜中掺入了60%的油菜花蜂蜜。由于假蜂蜜泛滥,真蜂蜜受到了冲击,销售不畅,价格也难以恢复到真蜂蜜的价值,有时甚至低于白糖的价格,这严重削弱了一些蜂农养蜂的积极性,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假蜜驱逐真蜜”的现象在市场上出现。
如何识别真假蜂蜜?
1、产品包装上没有厂名、厂址、卫生许可证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产品质量代号等相关内容,要注意区分“蜂蜜”和“蜂蜜制品”;
2、观察光泽和颜色:真蜂蜜由于含有一些蛋白质、矿物质和花粉等成分,所以看起来不太明亮,呈现淡黄色或琥珀色,较浅的颜色更好。假蜂蜜是用白糖熬制或掺入糖浆冒充的,颜色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此外,蜂蜜的颜色是由其中的不同花粉造成的,因此深色蜜的营养更丰富,但深色蜜往往也有浓重的气味,比如荞麦蜜;浅色蜜的气味通常清香,如洋槐蜂蜜。
3、嗅气味:真蜂蜜具有纯正、自然的气味,带有淡淡的花香,而假蜂蜜有刺鼻的异味。
4、鉴别结晶:假蜂蜜不会结晶,但一些假蜂蜜中可能添加了白糖,会在特定条件下析出沉淀物,形成结晶。真蜂蜜的结晶较为松软,轻轻捏碎,触感细腻。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密集,捏碎时有沙砾感。
5、水溶性鉴别:滴蜂蜜于白纸上,纯正蜂蜜呈珠状不会扩散,而掺入水的蜂蜜会逐渐扩散开,扩散速度越快,掺入的水分越多。
6、口感鉴别:纯正的蜂蜜味道香甜可口,带有轻微的淡酸味,结晶块咀嚼起来酥软,含在口中即化。假蜂蜜有苦涩的味道,结晶块咀嚼起来像砂糖,咬断后声音响亮。
7、将蜂蜜加入一杯水中:真正的蜂蜜会迅速沉入杯底,不容易溶解,用筷子搅拌时会形成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它会很快溶解到水中。
8、将一根筷子插入蜜中,然后垂直提起:高浓度的蜂蜜下滴较慢,黏性大并能拉丝,断开后可以收缩成蜜珠。假蜂蜜则相反,即使能拉出丝,断丝也没有弹性,无法收缩成蜜珠。
9、玫瑰蜜、苹果蜜、黄芪蜜、金银花蜜、葡萄蜜等这些蜜是不存在的,如果出现了这类蜂蜜,肯定是添加了人工香精的假蜜。
10、准备一个干净的喝水杯:如果没有空瓶,可以用带盖的玻璃瓶代替,最好是无色透明的。取两勺蜂蜜放入空瓶中,然后倒入半杯自来水。盖上盖子,猛烈摇晃3分钟。然后将瓶子放在桌子上静置片刻观察结果。出现大量白色泡沫的是真蜂蜜,没有出现异常反应且与水融合在一起的则不是真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掺假的蜂蜜中含有可溶于水的葡萄糖浆和蔗糖等物质。而纯蜂蜜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成分,在猛烈摇晃后会呈现泡沫状,泡沫越多表示品质越好。
警惕进口蜂蜜,天价蜂蜜很可能是中国制造
进口蜂产品的天价与其实际品质并不匹配。在中国,进口蜂蜜的价格明显偏高。除了蜂蜜本身成本的因素外,还要包括海运费、税收、报关费、检验检疫费、陆运费和仓储费等层层环节的费用。进口蜜的价格比国内蜜要高几倍甚至数十倍,更多的是暴利。"不管是进口蜂蜜、国产蜂蜜还是本地蜂蜜,根据国家发布的食物营养成分表,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都是果葡糖浆,以单糖为主,营养成分基本相同。国外厂商利用了中国国内蜂产品市场暂时的混乱局面,进行投机炒作,抬高价格。一些国内商家也利用消费者对国产蜂蜜品质的质疑,在进口蜂蜜上做文章。
甚至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海关从未见过进口蜂蜜的记录,也就是说,那些所谓的进口蜂蜜都是外国注册的公司通过授权在国内加工,并贴上进口蜂蜜的标签。这种做法在各种进口食品中都很常见!然而,即使是从国外带回的蜂蜜,也有可能是中国先出口再重新包装的蜂蜜!
总结一下,江湖实在是险恶,读完这篇文章让人感到有些不安。我并不想抹黑蜂蜜,只是希望在这个认为只要不吃死人就安全的社会中,吃糖也要适量地吃,而不要只因为蜂蜜被宣传为保健食品就过量食用,让自己摄入过多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