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提醒 七个饮食误区不得不知

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许多人仍然陷入饮食误区中,但却不自知。饮食与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错误的饮食习惯会对健康带来许多危害。那么,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饮食误区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澄清七个饮食误区,帮助大家走出误区,享受更健康的饮食。

误区一:食物相克要当心

有人说蒜葱同食伤胃,酸奶和香蕉一起吃会导致致癌,海鲜和维生素C会生成砒霜……食物相克理论广为流传。然而,医生表示这些说法95%以上都是胡说八道,4%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只有1%可能是成立的,但也完全不需要过于担心。

专家举例说,有人认为海洋污染严重,海产品含有五价砷,果蔬富含维生素C,会在体内形成砒霜。但事实是:首先,海洋污染并没有如此严重,即使海产品含有砷,也是微量的;其次,人体不同于试管,食物也不是纯化学物质,相互之间发生的反应是微弱的,根本不必过于担心。

误区二:晚餐最丰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早餐和午餐都是随便凑合,晚上回家后才吃得非常丰盛。

美国营养专家表示,一日三餐都很重要,不能区分主次,忽视早餐和午餐会直接影响到白天的工作状态,过于注重晚餐会导致肥胖和影响睡眠。专家建议,一日三餐应合理分配,早餐应占总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各占30%~40%。调查显示,国人的早餐质量普遍不高,需要特别重视。

误区三:食物分“好”和“坏”

就像人们习惯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一样,食物也常被划分为“好食物”或“坏食物”。

营养师认为这种说法太过武断,“没有绝对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饮食习惯”。专家表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脂肪。”很多人认为摄入太多脂肪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这只对脂肪摄入超标的人群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营养不良儿童就不太适用。脂肪也有“好”的一面,适量补充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并提供能量。

误区四:精米白面最滋补

精米白面的口感细腻,确实更受人喜爱。但在美国营养专家看来,长期食用精米白面对健康无益,适量摄入粗粮反而更好。专家表示,米面加工过细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我们每天适当摄入一些粗粮(建议50克~100克),才是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越贵越有营养

营养和价格是否成正比?营养专家并不认同。专家指出,鱼翅、燕窝、鲍鱼等价格昂贵的食物其实并没有显著的营养价值。

以鲍鱼和鸡蛋为例,两者的营养成分差别不大,但价格却差距极大。还有许多人喜欢购买进口水果,认为其营养价值更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国产水果和进口水果在营养价值上是一样的,而且进口水果经过漫长的运输,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会大大减少。因此,在选购食物时,不要迷信价格,当地产的、应季的、新鲜的食物更好。

误区六:少吃主食更健康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主食摄入量越来越少,与20年前相比,每人每天少吃了两两多的主食。这个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

美国专家表示,主食是饮食的基础,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口臭、腹泻、疲劳等问题。中国专家也表示,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对身体组织的构成、神经和心脏功能的维持、耐力的增强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摄入250克~400克的主食。

误区七:水果含糖量太高

美国的饮食专家表示,我们不需要过于担心这个问题。他们表示,水果中的糖分占比大约是5%~10%,但同时也含有许多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以及花青素、叶黄素等植物化合物,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总体来看,适量摄入水果有益于身体健康。医生建议我们养成每天吃水果的习惯,但要控制摄入量,每天摄入200克~400克水果即可。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