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要避开七个误区

一日之计在一晨,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要想拥有一个完美的早晨,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进行晨练。虽然大家都会锻炼,但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适合自己的晨练项目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晨练的误区,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练后吃冷饮

运动后人体消化系统尚处于抑制状态。如果贪吃大量冷冻饮料,容易引起胃肠收缩、痉挛,从而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二、起床后立即晨练

很多人习惯一起床就立马晨练,殊不知这对身体的各个脏器是很不利的。

晨起时,人体的各个脏器功能尚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需要逐步调整以促进生理功能的活跃。起床后稍微休息一下,做一些准备活动,然后再开始晨练。

三、黎明前晨练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黎明之前的空气质量很差,而黎明之后的空气则是最新鲜的。

黎明之后,大部分植物仍然释放出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在园林和广场上,空气污染达到高峰。只有等日出后,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氧气逐渐释放,空气的新鲜度才会逐渐提高。因此,世界各国的运动医学专家大多建议黎明后是最佳的晨练时间。

四、晨练前不喝水

晨练前不喝水对健康很不利。因为在夜晚的睡眠过程中,皮肤和呼吸道每小时会散发出20~30克的水分,再加上尿液的排泄,晨起时机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血液变浓、血容量减少、血流缓慢、血液粘度增高。体内的代谢废物会堆积,容易引发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在晨练前喝200~300毫升的开水,或者在温开水中加入1汤匙蜂蜜,不仅可以改善口感,还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同时还能避免晨练过程中引发上述疾病和低血糖的可能性。

五、雾天坚持练习

在雾天时,气压较低,风速较慢,空气中的废气废物不容易排散,空气被严重污染。科学研究证实,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酸、咸、苯、胺、酚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当进行晨练时,呼吸加快,容易吸入更多的废气废物,因此,在雾天锻炼可能会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鼻炎、鼻窦炎以及过敏性疾病等。此外,雾天湿度较大,气体不易交换,汗水不易蒸发。这会导致身体的不适感,因此应该避免在雾天进行晨练。

六、晨练后洗浴

晨练运动后,身体的各个细胞都参与了运动,毛孔会打开,并且会流很多汗水。这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冲洗身体。

运动后,体内的热能大量散发。此时洗冷水澡会导致机体受到冷水刺激,毛细血管突然收缩,身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提前洗热水澡会增加体表的血量,导致心脏、脑部、肾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这会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七、立即进食

运动时,全身的血液重新分布,胃肠蠕动减弱,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大大减少。如果运动后不经过适当的休息,立即进食,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