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书中称茯苓为药材中的上等品。“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圣药”。那么茯苓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有哪些呢? 茯苓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泽泻茯苓鸡
母鸡一只,洗净。将泽泻60克、茯苓60克洗净,加入鸡腹,倒入黄酒2匙,放入隔水蒸3~4小时,离火。抛弃药材,吃掉鸡肉,分三天食用完毕。这个食谱利用泽泻的利水、渗湿和泻热消肿的功效,结合母鸡的补益五脏、益气力、壮阳的特性,同时攻与补,并扶正除水。对于长期患有肝硬化、体虚、腹水的患者来说,非常合适。
茯苓山药肚
取一只猪肚,清理干净。用泡发的茯苓200克和怀山药200克洗净,装入猪肚中,撒上黄酒2匙和细盐半匙,扎紧口部,放入锅中加水慢炖4小时,直到猪肚烂熟为止。将熟猪肚剖开,取出茯苓和山药,冷却后晾干,研磨成粉并装瓶。每次服用6~10克,每天3次,用温开水送服。猪肚可以切片蘸酱油食用。猪肚性温,味道甘美带微苦。它有补虚损、健脾胃的作用;怀山药则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与茯苓一起食用可以互相增强对肾脾的滋补作用,同时具有健脾渗湿、平解虚热、缓降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适宜,经常食用可以渐渐减少尿量,使血糖趋向正常。治愈糖尿病后,仍可以使用这个方子来调养身体。
现代实验表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是茯苓多糖,还含有茯苓酸、蛋白质、脂肪、钾盐、麦角甾醇、组氨酸和卵磷脂等成分。因此,茯苓有防治胃溃疡病,降血脂、血糖的作用。对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糖尿病和预防癌肿都有一定的意义。茯苓不仅是上等药材,也是一种香气高雅的美味食材。

茯苓鳖枣汤
取鳖甲10克,茯苓20克,一起置于钢精锅中加水,用小火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红枣10枚,煮至枣子烂熟时加入蜂蜜1匙,稍煮即可。喝汤吃枣,一天分两次饮用。鳖甲性平,味道咸,滋阴潜阳,软坚消痞;枣子性平,味道甘,微酸,益脾气,调理营养和卫气。这些成分共同起到利水湿,清虚热,补心脾,强壮消化的作用。这个方子对于老年心力衰竭引起的肝硬化腹水非常适合。
银耳的做法和功效
中医有关于秋天干燥的说法,称之为“燥易伤津液”和“燥易伤肺”。意思是秋天的干燥天气容易耗损人体的津液和肺部液体,常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症状。建议人们可以选择食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和中药来进行防治保健。
银耳既是滋阴的良药,又是餐桌上的美食,被誉为“食用菌之王”。银耳味道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带血丝的痰液、口干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状。

银耳是药食两用的食材,性质温和,服用安全。它可以清热养肺,滋阴润胃。不仅可以补养脾胃,还可以益气清肠,不会黏腻,有助于健脑但不会兴奋。它有扶正固本和滋补强壮的作用,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食用。
以下介绍几种银耳防治秋燥的食疗妙方:
银耳粥:
干银耳10克,大米50克。将干银耳用水泡发后洗净,撕碎与大米一起煮粥,适用于中老年人体虚弱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沙参银耳汤:
银耳10克,百合5克,北沙参5克,冰糖适量。将银耳用水泡发后切碎,与百合、北沙参文火煮1小时,食用前加入适量冰糖,可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食用。
龙眼银耳羹:
银耳10克,龙眼肉10克,大枣5枚,冰糖少许。用温水将银耳泡发后切碎,将龙眼肉和大枣洗净切碎,加入适量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