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在空调房里,清爽透心凉。然而,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会导致"空调病"的发生。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赶走"空调病"呢?下面让我来教你如何利用刮痧来缓解"空调病"吧。
从中医理论来看,"空调病"通常跟寒热不均有关。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中医疗法往往能事半功倍。可以从风池穴开始,沿着颈椎,慢慢刮痧直至定喘穴、大椎穴,再到迎香穴、太阳穴,每个穴位轻轻刮几下。一般情况下,患者会立即感到鼻子开始通气,头部也不再昏昏沉沉,而变得清醒了许多。连续几天的治疗后,"空调病"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池为风邪聚集的要塞,因此被称为"风池"。风邪在此易化热,故又称为热府,因此具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的作用。它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位置。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或者刮至有发热感,都有清利头脑、通阳散寒的作用。在治疗"空调病"中,风池穴起着重要的作用。
定喘穴:由于"空调病"通常伴有咳嗽,所以还需要刮一下"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离旁边大约0.5寸的位置。刮刮定喘穴能够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和百日咳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方的凹陷处,是督脉本经的穴位,也被称为"诸阳之会",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作用主要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对于发烧等热病以及头痛、颈部疼痛等方面都有疗效。艾灸或刮刮大椎穴,可以治疗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迎香穴:主要功效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当鼻子不通时,按摩迎香穴通常能够缓解鼻塞。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中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各家武术拳谱中列为要害部位之一的"死穴"之一。太阳穴位于眉梢和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用手触摸最凹陷的地方即为太阳穴。刺激太阳穴能够缓解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对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有较好的效果。
刮痧主要是通过刮痧板对身体的摩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然而,使用刮痧的时候仍需要正确使用,并掌握一定的禁忌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