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虽是个好季节,但也是各类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双相障碍患者容易在春季出现病情波动和复发。为了避免"情绪感冒",在春季我们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下面是一些春季抗抑郁的方法。
怎么自测你是否患有情绪感冒?
【症状标准】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并且至少有以下4项症状: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控制抑郁的良方:
抑郁症患者常常思虑过多,敏感多疑,情绪低沉,大脑总是困扰着各种问题,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节。
1、不要总是独自呆在家里,避免长时间待在同样的环境中。人们需要接触新事物、新刺激和新变化,这样才不易陷入抑郁和痴呆,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所以,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乐于助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热爱思考和写作,不断进步和学习新事物,关心他人,懂得待人接物,这些做法都有助于避免抑郁,让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意义,变得积极向上、有价值。
2、每天早晨或下午进行较长距离的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心脏和血液循环的活动,运动强度以感到身体稍微疲惫为准。尽量不要过多思考问题,集中注意力去散步或慢跑,享受运动的乐趣和滋味。身体的运动可以缓解过度的思考、压抑产生的大脑功能下降、抑郁和嗜睡症状,舒缓神经,缓解大脑疲劳。正所谓"脑力与体力相结合",就是说,当脑力压力过大时,通过体力上的运动可以得到缓解。同时,运动还有助于预防肥胖和其他疾病。
3、生活中要摄取足够的高蛋白和营养。唱歌、哼曲能让精神愉快、乐观,并且可以缓解抑郁。
4、按摩大脑,读书、写字、练毛笔字都是对身心有益的活动。
5、保证充足的睡眠。人们需要足够的睡眠,通常为6-10小时,一般来说是约8小时左右。如果想睡觉就稍微睡一会儿,睡眠也是大脑自我调节的一种方法,对大脑有益。但是过度睡眠就不太好,容易做梦,也容易导致身体虚弱、精神恍惚、乏力等不良影响。适量的睡眠对健康有益,如果已经睡了11个小时以上还想继续睡,那就出去运动、外出玩吧。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你就不会想再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