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心 晚上少做“伤心”运动
夏季过了夏至之后,气温会升高,雨水也会增多。传统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的气质相通,而心脏的阳气也在夏季最旺盛。因此,自古以来中医就提倡养心来缓解心悸。另外,夏季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注意养心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那么夏季养心应该如何做呢?同时夏季的晚上有哪些“伤心”行为需要避免呢?
1.过度疲劳
中医认为过度运动会导致气虚,内脏功能减退和气的生化不足。夏季晚上许多人会选择户外运动,以达到锻炼身体和减肥的目的。然而,过度运动会增加疲劳感,导致气虚。此外,由于夏季人体出汗多、热量和水分消耗快,人体更容易出现虚弱状态。因此,在夏季晚上运动时要适可而止,避免过度和剧烈运动,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中老年人可以选择轻缓的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
2.久卧伤气
《黄帝内经》中提到久卧伤气,夏季天气炎热,许多人在晚上选择在空调房间里休息。根据中医理论,气是需要运动的,经常躺着不动会导致身体疲乏和气机损伤。
久卧伤气的现象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例如年轻人和学生群体经常与电子设备相伴,交流减少,体质也在下降。因此,夏季养心时应尽量避免久卧。夏季昼长夜短,白天气温高,晚上可以适度运动,但要避免过度运动。
3.熬夜
夏季昼长夜短导致晚上睡眠不足,如果熬夜,会耗损体内阴气,容易引发心火过盛的情况。
4.出汗多、喝水少
大家都知道晚上喝水太多会导致夜间频繁起夜。因此,许多人在晚上选择不喝水或少喝水。然而,在夏季由于气温高,人体出汗多,血液黏度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夏季养心时还需要注意补水。如果担心夜间起夜频繁,可以提前适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补充水分。
5.过度使用空调
虽然使用空调可以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但室内外温差大,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从而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此外,空调房内空气混浊,容易引发感冒、风湿性疾病、心绞痛和心率失常。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夏季使用空调时更需要注意。
6.过量饮酒
夏季是啤酒畅销的季节,过量饮酒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损伤心肌,引发心脏疾病。此外,酒精还会损害肝脏、胃和肾脏。因此,夏季要想养心,应少做“伤心”的事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养。
夏季养心方法
1.饮食养心
因为夏季心气容易旺盛,出汗多,伤气阴,所以夏季养心时饮食上应避免油腻,反而多食用清淡少油的食物,如谷物、豆类、蔬菜等。此外,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夏季多吃苦菜也是一种养心方法,例如苦瓜、苦苣、莴苣等。
2.喝茶养心
夏季心火旺盛,可以通过喝茶来调养,例如莲子茶、绿豆汤、金银花茶等。
3.运动养心
中医认为心主汗液,汗液是心的液体,因此夏季大量出汗容易加重心气不足的症状。然而,完全不运动反而会损伤心气。因此,夏季晚上的运动应适度,避免剧烈运动,例如可以选择瑜伽、散步、打太极等运动方式。
4.静养心
《医钞类编》中提到“养心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避免情绪过于激动、起伏,也是夏季养心的一种方法。情绪稳定有助于内分泌平衡,血压稳定,避免诱发心脏疾病。此外,夏季晚上过于激动也会影响入睡和保持高质量的睡眠。
5.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夏季气候炎热,需要遵守更多养生禁忌,例如避免吃得过饱,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避免愤怒,愤怒会导致气机不畅和气逆;少说话,因为过多的言语会伤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