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六方法保健康

立春节气过后,天气也渐渐变暖。但是现在处于冬春交际阶段,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容易引发疾病。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保健。那么,立春后最科学、有效的养生方法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六个方法,让你安然度过春季,保持健康。

1、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说:“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常见的疾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和预防。

2、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阳气开始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的规律,向上向外升发。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梳头有助于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

3、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喜欢在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要适度。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适量进补,符合冬藏养生的原则。但是立春后,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要逐渐减少进补量,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的特点。同时,减少摄入食盐的量也很重要,因为过量的盐摄入会伤害肾气,不利于养护阳气。

4、立春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在立春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生机,早睡早起,早晨去户外散步,放松身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的气息而自然生发,这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逆反这种方法会伤害肝脏,因为肝脏是春天生养的基础。所以,春季调达情志,舒畅身体是养生的方法。

5、不要过早减衣

农谚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后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的热量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冬季转入初春,气温变化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身体难以适应,抵抗力会下降。病菌容易侵袭机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冬春季传染病。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除了注意升发阳气外,饮食调养还要投脏腑所好。适当食用辛甘发散之品,不宜过多食用酸收之味。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脏气的疏泄。可以选择辛温发散的食物,如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吃辛辣的食物。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