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养生要做好这六方面

寒露是秋季的一个节气。寒露节气到来时,天气变冷,昼热夜凉,气候变化剧烈。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果不注意养生保健,很容易生病或旧病复发。因此,古人称秋季为“多事之秋”。那么在这个时节,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健康呢?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调节情绪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容易烦躁或感到悲伤。尤其是当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来临时,常常会引起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的苦闷和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的首要任务是调整情绪,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心情愉悦,可以舒解压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调整作息

秋季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温差较大。我们应该随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为了增强身体在冬天抵抗寒冷的能力,容易患气管炎的人应该进行秋季锻炼,让身体顺利从夏天的炎热过渡到秋天的凉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和抗寒的能力。此外,早睡早起有利于收敛神气,使肺部不受干燥的伤害,保持充沛的活力。

调节饮食

根据季节变化的规律,我们要科学进食,内外调养,这就是食疗的作用。夏季过后,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强,但我们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以免伤害肠胃。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此外,我们应该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滋阴润肺、养血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多吃广柑、山楂、新鲜蔬菜和酸味食品;多摄入水分,多吃水果和绿叶蔬菜;年长或胃弱的人早起喝粥以保护胃部和滋润口腔。

保持适当运动

秋季天气晴朗,气候干燥,我们应该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清凉的早晨散步或慢跑。这样不仅是进行"空气浴",还可以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好准备。此外,郊游和登山是适合秋季锻炼的活动,可以增强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增加肺活量和心脏收缩力。

调节湿度

秋季空气湿度较低,风力较大,汗液蒸发得很快,容易造成皮肤干裂和毛发脱落。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并适时补充体内水分。

中药调养

根据秋季的特点,可以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药物。此外,还可以服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可以使用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如果出现皮肤和口唇干燥、口舌生疮、咳嗽、脱发等"秋燥"现象,可以适当选择滋阴润肺的补品或药物,如沙参、百合、银耳、芝麻加上糯米和适量的冰糖煮粥,早晚饮用,可以起到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