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是一种基于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食疗方法。它以“药食同源”的思想为基础,将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的中药和食物合理烹饪,制成易于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膳食,用于保健或作为疾病的辅助治疗。
药膳是中医食疗的一种形式,其使用中医理论指导,运用营养治疗学、营养卫生学和烹饪学等相关知识,将药物和食物结合起来,发挥各类食物和药物的功效,达到防病治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的目的。
根据中药的性质,药膳可以分为养生保健药膳、美容药膳、辅助治疗疾病的药膳和康复药膳四类。
气滞便秘:
表现为大便秘结,腹胀胸闷,饮食减少等症状。可以选择陈皮、木香、积实、佛手、白萝卜、丁香、刀豆、小茴香等理气药材作为药膳的配料。例如,油焖枳实萝卜:将枳实10克煎汁备用,将萝卜切块,用猪油炒香,加入虾米和药汁,煨至熟软,加入适量的葱、姜丝和盐即可。
实热便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而赤,面色红热。又或者伴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等症状。可以选择决明子、番泻叶、芦荟等具有清热泻火通便功效的药材作为药膳的辅料。例如,决明炖茄子:将决明子煎汁备用,将茄子用油炒熟后,加入药汁和适量的调料炖熟即可。
气虚便秘:
表现为虽有便意,但排便无力,用力过度会出汗气短,排便后会感到疲乏和倦怠。可以选择黄芪、木香、党参、白术、山药、蜂蜜、大枣、白扁豆等补益脾气的药材作为药膳的辅料。例如,黄芪苏麻粥:先将黄芪10克、紫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洗净,烘干,打成细末,加入300毫升温水搅拌均匀,待粗粒下沉后,取上层药汁备用,再将250克洗净的粳米用药汁煮粥。
血虚便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等症状。可以选择柏子仁、当归、何首乌、熟地黄、白芍、龙眼肉、大枣等补益精血的药材作为药膳的辅料。例如,首乌红枣粥:将50克何首乌煎汁去渣,与洗净的100克粳米、3枚大枣一起煮粥,最后加入35克冰糖即可。
阴虚便秘:
表现为大便干结,形状像羊屎一样,体形消瘦,两颧潮红,心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可以选择黄精、百合、黑芝麻、墨早莲、五竹、桑椹、火麻仁、玄参、麦冬等滋阴润燥的药材作为药膳的辅料。例如,桑椹芝麻糕:先将60克黑芝麻炒香,然后加入30克桑根和10克产麻仁。
温馨提示:食补也非常注重药补的剂量搭配和服用方法,进补需因人而异。建议在中医指导下进行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