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五款对症去火汤

春季是上火多发的季节,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因此春季需要关注如何降火。上火可通过调整饮食来缓解,食疗对此有独特的效果。要想降火就要多喝些汤水,学着煲几款靓汤,提前降火。

猪肝汤缓解肺火:

气候骤然变化,身体适应不了;或因过度劳累,消耗了过多的体内阴液,导致肺火亢奋,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中医常用黄芩、桑白皮、甘草等药物来清热。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稠、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方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莲子汤缓解心火:

中医认为心脏是人体的主宰,心火是身体产生热量的关键。常用药物有黄连、莲子心等来清热泻火。表现症状:可以分为虚火和实火两种,虚火症状包括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症状包括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尿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方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入适量冰糖,用水煎煮,吃莲子喝汤。

绿豆粥缓解胃火:

由于饮食不节、嗜酒、过食肥甘辛辣,形成“食积”,生热转化为“火”,导致胃火炽盛。常用山楂、生石膏、铁树叶等药物来清胃火。症状表现:可分为虚火和实火两种,虚火症状包括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症状包括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方法:石膏粉30克,糯米和绿豆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过滤去渣,留下清液,再加入糯米和绿豆煮粥食用。

喝梨水缓解肝火:

古人云:“暴怒伤肝,五志化火”,有些人心胸狭窄,沉郁寡欢,遇事心烦易怒,从而导致肝脏郁气滞而肝火上炎。中医常用龙胆草、夏枯草等药调理。症状表现: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方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2个梨去皮切块,加入适量冰糖和清水炖服。

吃猪腰缓解肾火: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烦躁不宁等症状。

食疗方法:猪腰2只,枸杞子和山萸肉各15克,一起放入砂锅中煮至猪腰熟烂,吃猪腰喝汤。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