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吃晚饭后可以到公园散散步,不仅可以悠然自得,还能够增强体质。然而,对于不同体质的老年人来说,散步时需要重视的方面也不一样。

体弱的老年人可以使用拐杖。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平衡能力较差,重心不稳,行走时稍不注意可能会摔倒。尤其在晚上散步时,最好有支撑物保持身体平衡,比如使用拐杖。这样,散步时可以适当地甩动手臂,扩大步幅,同时步行速度最好由慢到快,使全身器官都参与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拐杖推荐采用250-350克的不锈钢材质,手感稳重但不太重,结实且不易变形,底端要使用橡胶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拐杖的高度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上缘最好与脐部或脐上二指处平齐。每天的散步时间应根据当天的体力情况调整,最多两次,每次30-45分钟。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更容易摔跤,所以最好也使用拐杖。
体胖的老年人可以延长散步距离。建议体胖的老年人增加散步的距离,将散步时间延长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这样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散步的节奏不宜过快,可以结合快慢两种速度。开始时主要用脚跟着地,放松状态下走4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然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分钟,如此反复交替,之后再恢复到放松状态的正常走路。此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多用力使用大腿和臀部,以消耗更多的热量。

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不适宜选择早晨散步。心血管功能较差或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散步时,不要背着手、驮背,最好挺胸抬头,尽量让整个脚掌着地,微微收腹,自然摆臂,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步伐应以中慢速为宜,不要太快,避免血压升高。另外,一般来说,早晨老年人的血压最高,傍晚相对较稳定,因此最好选择晚饭后进行散步。
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散步时步速要放慢。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需要更加留意心率。散步时的适宜心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70-年龄”。例如,对于65岁的老年人来说,170减去65等于105,他的散步时心率应保持在105次左右,最高不要超过125次/分钟。因此,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散步时步速一定要放慢,以免引起心律不齐。只要运动时有些出汗,呼吸顺畅,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建议结伴进行散步,并随身携带药物以防万一。
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不宜空腹散步。空腹散步容易导致血糖过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最好在饭后30分钟或1小时后进行散步。此外,步行速度应保持平时的步速,一秒钟一步或两秒钟三步即可。散步时应感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每次散步的时间为15-40分钟,每天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