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是宝宝断奶过渡期的重要营养来源,合理添加辅食对宝宝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并满足其营养需求,了解宝宝如何添加辅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给妈妈们介绍的几种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辅食品种要从一种到多种:
宝宝的消化能力非常薄弱,每次接受一种新的食物都需要一个过程。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尤其是在刚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的品种越单一越有利于宝宝消化,并且从一种辅食开始添加,还可以观察宝宝对这种食物的接受能力和是否有过敏的情况。建议妈妈先选择一种与宝宝月龄相适应的辅食,并尝试3~7天。待宝宝排便正常、消化良好后,再尝试添加另一种食物。

第二、辅食添加量要从少到多:
在添加一种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少量开始添加,千万不要因为宝宝对这种食物适应得很好就突然增加食量。这样做同样会增加宝宝胃肠的负担。宝宝刚开始吃辅食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饥饿,而是让宝宝接受一种新食物。例如,妈妈们经常给宝宝添加的鸡蛋黄,我们可以从1/4甚至1/8开始添加,待宝宝3~7天无不良反应后,再逐渐增加到1/2或1/3个蛋黄,并依此规律逐渐增加。
第三、辅食质地要从稀到稠:
宝宝的消化系统十分娇嫩,出生后所能接受的只有母乳或奶粉等流食。如果妈妈饮食过于油腻或奶粉冲调过浓,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并出现奶瓣或腹泻等不适。因此,宝宝所添加的辅食也应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为半流食、软食,最后接近成人食物。例如,菜水、菜泥、碎菜;果汁、果泥、果肉;米汤、米糊、稀粥、稠粥等。这样可以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减少肠胃负担。

第四、辅食制作要从细到粗:
宝宝学习吃东西大致遵循从吞咽、舌碾、牙床咀嚼到牙齿咀嚼的一般规律过程。如果过早添加粗糙、颗粒大的辅食,会增加宝宝吞咽难度,也不易消化,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甚至拒绝吃这类食物。因此,妈妈为宝宝制作的辅食,要从口感细腻、颗粒较小的食物逐渐过渡到颗粒较大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吞咽功能,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为宝宝今后接受成人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接受辅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不要因为担心宝宝营养不足而急于追求添加各种新食物,这对宝宝的消化功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不要过于担心宝宝消化不了而长期添加流食,这同样不利于宝宝咀嚼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