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怒并不仅仅是性格上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由于疾病的关系导致的。你是否也有这些潜在的疾病呢?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暴躁的时候。但是,对于一些患有疾病或处于特定状态的人来说,发火可能并不完全是性格的体现。英国皇家全科医学会的专家们发现,许多疾病和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人们容易生气和经常发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如果你总是无缘无故地发火,很有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这种内分泌疾病多发于女性,发病率约为1%。当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时,会引发甲亢。甲状腺激素会影响到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相关的各种生命体征,如心率和体温;同样也会影响到包括大脑在内的各种生理组织,导致患者容易发怒,其他一些症状还包括体重减轻、颤抖和出汗。
2.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指的是空腹血糖浓度低于某一极限,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一系列因血糖浓度过低而引发的问题。低血糖会让人在短时间内出现攻击性增强、发怒、意识混乱、坐立不安和惊恐等情绪。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饮用或食用含糖的饮料或食物,一般在20分钟内就能得到缓解。
3. 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不仅表现为无精打采和心情悲伤等,也会表现为易怒、焦虑不安和容易激怒的情况,而男性更容易出现后一种情况。而女性则更容易出现绝望感和自我评价过低。抑郁症的一种极端形式是激越性抑郁症,约占抑郁症患者总数的5%,其症状包括坐立不安、失眠和思维奔逸等。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抗抑郁剂或接受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你避免消极的想法)。
4. 老年痴呆症患者: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90%会出现一系列行为和心理紊乱的症状,如易怒和无端发火。这种疾病会逐渐影响到大脑中的各个部位,包括负责性格特征的形成和改变的额叶。
5. 肝脏受损的人:在古代医学中,肝脏与情绪有关。中医常说"怒伤肝"。许多疾病会影响到肝脏的健康,如肝硬化和肝炎,进而发展为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会导致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如坏脾气、行为不友好和攻击性增强。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将体内产生的有毒物质或通过服药进入人体的毒素进行分解,转化为无毒的物质;当肝脏受损后,这些有毒物质就会在血液中逐渐堆积,影响到大脑的情绪功能。
6. 失眠的人:睡眠不足会导致神经紧张和焦虑烦躁,服用安眠药可以缓解失眠症状,但却可能引发易怒。苯二氮类药物 (如舒乐安定) 可以治疗失眠,有时也作为处方药用于治疗焦虑症。然而,这类药物会导致约1%的服用者发脾气暴躁、攻击性增强和失去理性等副作用。
7. 中风后的人:中风后勃然大怒的情况相对较常见。中风是由于血液供应到达大脑的动脉被阻断,血液凝块或血管受损都可能引发中风,导致大脑细胞死亡。如果受影响的是额叶下侧,也就是控制情绪感知和控制的区域,就会出现攻击性增加的现象。
8. 患有经前综合征的女性:女性在月经期前的几天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暴躁等,这实际上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当雌激素和孕酮在月经周期前的那周分泌水平下降时,就会出现经前综合征。虽然这种情况的机理尚不明确,但它确实会影响情绪。在绝经期也可能出现相类似的情况,因为女性在这个阶段的雌激素分泌量明显减少。
9. 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但它们的一个副作用是会导致脾气暴躁。加州大学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实验,在停止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的短时间内,6名患者立即出现易怒的症状。为了避免这种副作用,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在合理的药物剂量下缓慢降低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