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人不能泡脚 糖尿病人要留意水温

夏天泡脚对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增进食欲和促进睡眠都有助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和情况都适合泡脚。下面是一些不适合泡脚的人群和一些注意事项,请一起来看看吧。

1. 饭前饭后不要泡脚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后,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2. 特殊人群泡脚时间长致晕厥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对于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使用过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3. 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温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的末梢神经无法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4. 脚气、外伤、皮肤病患者

患有脚气并且病情严重到起疱时,不宜使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泡脚。

5. 老人不要泡脚太久

老年人,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天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6. 婴幼儿没必要泡脚

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就容易发热,容易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让他们更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很烫了。但他们又不太会表达,所以很容易烫伤柔嫩的皮肤。因此,不建议给婴幼儿用热水泡脚。每天用温水给他们的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展筋骨的目的。

泡脚的注意事项:

1. 最佳时长20-30分钟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泡脚不超过20分钟没有发挥应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也不宜,此外太长时间泡脚会容易破皮。

2. 最佳水温在40℃

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能够承受范围内,水温越高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泡脚的最佳水温在40℃左右,略高于体温就可以了,最好用脚感受水温而不是用手测量。如果水温过高,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 水量不可太少

泡脚不同于洗脚,水位最好高一些,以超过膝盖为宜,可以对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都起到作用。

4. 浴盆材质选择以木盆为佳

比起其他材料,木盆散热较慢,适合长时间泡脚。普通塑料盆或铁盆,短时间内水温容易变凉。另外,一些木材,如樟木、松木,性质温和,可以辅助提升泡脚效果。

5. 泡桶注意卫生清洁

选择泡脚桶时要确保其卫生清洁,不然桶壁内的细菌容易在脚上残留,导致脚部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桶至关重要。

6. 女性经期别自行使用中药泡脚

女性在经期时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如果不能确定问题的根源而随意使用中药泡脚,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痛经等问题。因此,如果女性希望通过使用中药泡脚来解决经期健康问题,请最好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