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洗澡也需要一些技巧。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巧,我们才能洗出健康的效果。特别是在春季,我们更需要注意洗澡的技巧,以保持健康。那么,在初春,我们应该如何洗澡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五个初春洗澡的技巧,让你洗得更健康。
身体水肿:洗澡时屈伸脚踝
水肿是因为体内水分不能正常排出而导致的。可以在39℃-40℃的水中泡15-20分钟,水位淹没到肩头即可。利用水的压力可以消除水肿。如果觉得麻烦,可以在洗澡时做一些脚踝的屈伸活动,如转动脚腕、弯曲脚趾等,还可以按摩足底和膝盖,这些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问题。
肩颈酸痛:洗澡时耸耸肩
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容易导致肩颈酸痛。此时可以用40℃-41℃的水泡10-15分钟,水位要淹到脖子。这样可以促进人体排出积存在血液中的乳酸等物质,缓解酸痛。此外,在洗澡时可以做一些肩部耸肩的活动,缓解肌肉的紧张。如果眼睛酸胀,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敷眼睛,有缓解视疲劳的效果。
手脚冰冷:洗澡后冲冷水
温热的水可以刺激血管扩张,改善血流状况,从而温暖身体,活血通络。具体做法是在睡前2小时内用38℃-39℃的水泡澡20-30分钟。泡澡时,水位淹到肩头即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洗澡后用冷水冲一下脚,让血管收缩,从而将热量“封闭”在体内,使升高的体温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需要注意的是,洗完澡后要穿上袜子,以免热量从脚底散失。
身体疲累:水温不宜过高
在疲累时,洗个澡可以让你更好地入睡,并保持精神焕发。具体做法很简单,用39℃-40℃的水洗澡10-15分钟,等待体温稍微下降后再上床睡觉,这样可以帮助人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不宜过高,否则会加速心跳,反而导致身体更加疲劳。
心情郁闷:给水中加点香气
洗澡可以放松身心,改善心情。具体做法是将味道清新的沐浴产品倒入水中,控制水温在39℃-40℃,全身浸泡或冲洗15-20分钟。热水会让人感到身心舒畅,有放松身心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饭后立即洗澡,因为洗澡会影响消化。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再洗澡。
温馨提示:初春洗澡时,可以尝试以上五个技巧,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更加健康。大家在洗澡的时候不妨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