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八个养生方法 饮食以清补为主

清明节如何养生?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扫墓踏青,游山玩水,往往在忙碌的工作之后大家都希望放松下来,开开心心地玩一玩。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朋友,清明前后是个容易爆发疾病的时节,我们需要积极做好清明养生工作,防患于未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明节的养生方法!

清明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的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我国台湾地区的祭祖方式更显不同,台湾县志记载:“清明,祀其祖先,祭扫坟墓,必邀亲友同行;妇女驾车到山,祭毕,席地而饮,薄暮而还”。这些古代旧时的遗风保留至今,说明人们对清明的重视。

节气养生之清明篇

清明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

一、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因此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

二、忌食“发物”

此节气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慢性病患者要忌食易发的食物,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羊肉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等。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三、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清明也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四、换衣不宜过早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由于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能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的增减。一般来说,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从而有助于身体健康。

五、悲伤莫要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然而,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另外,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人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六、防高血压复发

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以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还应避免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致血压升高等。

七、养生重在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因此,清明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八、饮食清补为主

清明时节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麻痹。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推荐桑葚薏米炖白鸽(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姜、盐、香油少许,文火炖2小时)作为食补佳品。饮食要清淡,应定时定量,限盐,多吃蔬菜和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菠菜、山药等。

专家推荐的清明时节养生术

跟乌龟学习呼吸

清明前后要注意呼吸,呼吸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乌龟身上取经。平时人都是用胸式呼吸,而睡着时则多是腹式呼吸。乌龟没有肋间肌和肋间骨,只有头颈和肚子相结合,所以它的呼吸很特别,是胸式加腹式的呼吸。

人怎么学习乌龟式呼吸法呢?其实非常简单,呼吸时,先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然后再进一步调动腹部肌肉进行腹式呼吸,让空气一路从胸部、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丹田里,然后再深深地由鼻子全部吐出,这就是胸式加腹式呼吸。

清明前后多喝菊花茶

清明节将至,很快就进入“纷纷春雨连绵落”的时节。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养肝常保健。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所以不宜食用“发”的食物(如竹笋、鸡肉等)。清明时节的养生应多吃柔肝养肺的食物,荠菜、菠菜、淮山、银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清明前后,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但菊花茶喝多也会伤肝,因此要适量饮用。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