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年纪越大,越不能发脾气,会被认为缺乏修养。然而,很多老年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却不愿意和子女或周围人交流,将情绪压抑下来。结果是自己仍然感到烦闷、饭量减少、睡眠质量下降。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适当发泄怒火比抑制情绪更有助于缓解压力和保护心脏。
专家指出,过分抑制情绪容易导致神经性头痛、精神紧张、焦虑症和抑郁症等身心问题。因为被抑制的情绪不会消失,有些情绪会积累下来等待机会爆发,有些会潜藏到潜意识层面,通过其他方式寻求暂时的满足。事实上,管理好情绪,学会有效沟通,许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通常情况下,老年人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身体和情绪通常处于较平静的状态。如果在面对问题时再压抑自己的情绪,就等于背负着情绪垃圾。越背越多就越痛苦而难以消化。适当地发泄情绪,将其表达出来,实际上有助于及时清理情绪垃圾。
此外,通过“发火”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冲突中更容易引起对方的重视。这样可以说明你对这件事情非常在意,有助于解决冲突。特别是在与子女存在意见分歧时,不理不睬只是切断了沟通的渠道,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和冲突的化解。而发些小脾气,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可以说明你在乎他们,感到焦急,并且希望他们重视这个问题。
然而,发火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大吵大闹,而是适度地表达和释放情绪。发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找信任的朋友倾诉,喝茶谈天,倾诉困扰你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朋友的安慰和支持,而且在倾诉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你整理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借助运动,可以到健身场所,或者去公园高声唱歌,把令你不开心的事情大声吼出来,或者找机会大笑一番,都有助于发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