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造血功能不如年轻人,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那么老人贫血应该吃什么?如何在生活饮食中增加补血食物的摄入呢?
老人贫血应该吃什么?
1、注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
首先要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液、瘦肉、禽肉、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同时,选择富含铁的植物食物,增加摄入量也有助于改善贫血。例如小米、高粱的铁含量比大米高两倍以上,面粉中的铁含量高于大米;大豆及其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铁;在蔬菜中,黑色和绿叶蔬菜的铁含量较高,颜色越深的蔬菜,如黑木耳、海带、香菇、紫菜、黑芝麻、芝麻酱含铁量丰富;山果类食物如大枣、桂圆、葡萄干、黑枣、山楂等也含有较多的铁。
2、注意补充富含铜的食物
研究发现,患有缺铁性贫血的老年人往往伴随着缺铜的情况。铜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铜能参与人体的血红蛋白合成,对造血有良好的作用。如果身体中的铜蓝蛋白减少,也会妨碍血红蛋白的生成。因此,在选择富含铁的食物时,同时也要注意摄入富含铜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心脏、牡蛎、鱼类、瘦肉、豆类、芝麻、大白菜、萝卜苗、虾、牡蛎、海蛰、蛋黄、葡萄干、西红柿和坚果等。
3、注意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础物质,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每天摄入约80克左右的蛋白质为宜,可以选择动物肝脏、瘦肉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蛋类和牛奶虽然富含优质蛋白质,但其中含有不利于铁吸收的化合物。蛋黄中的铁与高磷蛋白结合后的吸收率仅为3%,比大豆和一些绿叶蔬菜还低。牛奶本身的铁含量就很低,每100克牛奶仅含有约0.15毫克的铁。乳铁蛋白会影响铁的吸收,因此,经常喝牛奶和吃鸡蛋,但不吃肉类和绿叶蔬菜的老年人,很难改善缺铁性贫血。因此,在选择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时要注意。
4、注意补充维生素
贫血的老年人在膳食中还应注意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这是因为维生素C能与铁形成复合物,使铁在肠道中更易于溶解和吸收。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来替代维生素C片剂,效果是相似的。
5、注意适量摄入脂肪
贫血的老年人还需要适量摄入脂肪,每天大约摄入50克左右的脂肪为宜。不要摄入过多的脂肪,否则会降低消化吸收功能和抑制造血功能。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必须在胃酸等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离子才能被吸收。因此,富含非血红素铁的植物性食物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吸收率较低。但如果与"肉类因子"的肉类合理搭配,可以提高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和利用率。
温馨提示:老年人补血需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及时为老人提供营养,有效缓解贫血症状。平时可以多食用龙眼、胡萝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含铁量较高,不仅能提高热能和补充营养,还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达到补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