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健脾降血糖
从药效上来看,茯苓能够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治疗因脾虚导致的小便不利、痰饮水肿、脾虚脘胀、纳少便溏、心悸失眠等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茯苓不仅是良好的利尿剂,还能降低血糖。
在历代古典医籍中,茯苓经常被用于药食同源的膳食谱中。
800年前的南宋《儒门事亲》中记载:“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的主张,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茯苓夹饼”。
据说有一次慈禧病后不思饮食,厨师将松仁、桃仁、桂花和蜜糖作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适量的茯苓粉,用上等淀粉制成夹心薄饼,这就是北京“茯苓夹饼”的前身。
对于肾功能衰竭、浮肿以及腹水、胸水的患者,可以将60克至90克茯苓单独煮熟,或者与医生开的中药一起煎煮后将煮熟的茯苓当作粮食食用,能够很好地起到健脾消肿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食用主食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可以在馒头或发糕中使用茯苓粉代替部分面粉。500克白面中加入60至90克茯苓粉,与白面混合,然后按照制作蒸馒头的方法进行蒸制。这样制作出的茯苓馒头不仅具有茯苓的健脾消肿功效,还能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减低热量,同时解决血糖问题。
如果不会制作蒸馒头,可以在煮粥或用牛奶冲调麦片时,将茯苓粉代替部分大米或麦片,既能补脾又能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