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天气越来越冷。这个时候是养生的好时节,但男女养生是有区别的,要遵循男冷女热的养生规律。男女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造就了两者在养生方式上的差异。只有根据各自特点,抓住养生侧重,才能事半功倍。冬季养生要遵循男冷养女热的规律。
冬季养生男女有别
对于温度的感知,男女一向不同:寒冬里,女人棉衣紧裹,即便如此还是冻得手脚冰凉、瑟瑟发抖;而男人穿着薄衬衣,却依然精神抖擞。研究发现,男人怕热,所以"冷"点的男人活得久;女人怕冷,所以"热"点的女人更长寿。
每个人的体质类型都是禀赋于父母,塑造于环境,修行于后天的。虽然有其稳定性,但男女有别。中医理论认为,男子以肾为根本,女子以肝为根本;男子属阳,生性阳燥,多阳热之体,所以怕热;女子属阴,生性阴寒,多寒凉体质,所以怕冷。"男冷养女热养"是中医养生的普遍观点,男人身上的肌肉多,食量大,新陈代谢更快,因此体表要比女人温暖。从生理角度看,女人对冷比男人更敏感,男人皮肤里的"温度传感器"较迟钝,不够"知冷知热"。所以,即使气温较低时,男人身上仍然是温热的,而女人身上则较寒冷。
此外,男人和女人生殖系统的不同也造成了他们的温度"差异"。男人生殖器官中的睾丸不耐高温,需要维持比体温低的温度,否则会伤害精子。而女人的子宫像个倒置的梨,属凉性,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所以女人更需要温暖的呵护。如果男人和女人遵照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去做,长期如此定会获得健康的馈赠。
男人"冷"养生要点
有句俗语说,"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这话其实不无道理,对男性来说,冬季不妨经常尝试一下"冷"养生。男性应该做到饮食冷却;精神冷却;环境冷却。
1、饮食冷却
男性普遍喜爱吃肉食和高热量食物。如果再抽烟、饮酒加熬夜,必定偏于阳热体质。男人对动物性脂肪的偏爱会增加肾脏负担,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风险。即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因此,男人应该学会低热量饮食,减少动物性油脂摄入。以猪肉为例,每天应该控制在二三两。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可以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每天食用的烹调油数量不应超过30克。还应适量多食新鲜的青菜蔬果,少食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等高温加工烹饪的食物。
2、火气降下来
男性精神养生要静养心神,保持情绪平稳。对于火气比较大的男性,更应该保证睡眠,保持情绪畅达,宠辱不惊。中医认为只有镇静安神,才能保养精神。
3、男性居住环境宜凉爽,避免湿热
男性生殖系统不耐高温,所以穿着上要宽松透气,最好选择天然棉质纤维织物。冬季不要频繁进行过热的热水洗浴和桑拿,每周一次或两次,温度以37℃至41℃为宜,每次15至20分钟,每周累计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有生育要求的男性最好半年内不要泡热水澡或蒸桑拿。
女人"热"养生要点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晚上钻进被窝双脚还暖不起来,只要办公室的冷气稍微强一点,就会感到腰酸背痛……这样的"冷女人"如今越来越常见。其实,冷对女人的健康和美丽是最大的摧残,不仅手脚冰凉,而且面部容易出现斑点。所以女人要对自己"暖"一点。应该做到饮食温暖肠胃;精神常保振奋;保暖身体,护肝护卵巢。
1、女性起居养生要注意保暖
众所周知冬天穿得少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女人的生殖系统最怕冷,所以切忌只顾着风度,不顾温度。其后果是阳气受损,阳气受损之后,最易出现月经不调、脸上出现黄色斑点。所以女性在冬季要格外注意颈部、腰腹部和足膝部的保暖。出门时别忘了戴上围巾手套帽子;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否则会阻碍血液循环;长靴最好每两天换一次,而不要长期穿同一双长靴。
2、女性饮食养生要忌食生冷,多食温热
尤其是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或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要避免冰镇饮料和性味寒凉的水果。建议女性冬天经常喝山药红枣糯米粥、五色粥等粥品,以及当归生姜羊肉汤、北芪党参炖羊肉、萝卜排骨汤等温补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可温暖脾胃,还能温补血气、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做菜时,还可以加入些姜、胡椒、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调料。
3、女性精神养生要保持振奋,避免消沉
如果阳气虚弱,会使人陷入过度安静、内向,甚至抑郁忧愁的状态。可以通过运动缓解精神上的不适。冬季女性要多晒阳光,让环境明亮洁净,多听些轻快活泼的音乐。
4、每晚睡前泡热水脚,促进睡眠,保养身心
双脚是女人的"第二心脏"。冬季女性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15至30分钟,不仅能缓解腰背疼痛,还能促进睡眠。泡脚时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怕冷的女性晚上睡觉前最好穿上保暖的棉袜,帮助双脚御寒。
5、暖水防妇科病
冬季女性做家务最好多用温水。数据显示,热水的清洁和杀菌效果是冷水的5倍。热水不仅舒适,还可以预防关节炎和妇科病。洗冷水澡是女性大忌,由于水温过低,会让人感到寒冷,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紧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