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穴位大全

1. 太冲穴(Taichong):位于足背动脉横纹前1/3和后2/3交点处,用力按揉太冲穴可以舒筋活络,清热解毒,有助于调节肝气,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 阳陵泉穴(Yanglingquan):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凹陷处。按摩阳陵泉穴可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有助于缓解膝关节疼痛、腰腿酸软等症状。

3. 涌泉穴(Yongquan):位于足底前凹陷处,当脚尖朝下时凹陷处的最低点即为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以清热解毒,安神止汗,有助于改善失眠、盗汗等症状。

4. 大敦穴(Dadun):位于足底第一、第二跖骨之间,向前推一个凹陷处即可找到。按摩大敦穴可以舒筋活络,清热解毒,有助于缓解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5. 阴陵泉穴(Yinlingquan):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方凹陷处。按摩阴陵泉穴可以调和脾胃,利水消肿,有助于缓解腹胀、泄泻等症状。

6. 中极穴(Zhongji):位于足底跖骨前端凹陷处。按摩中极穴可以调和脏腑,益气补血,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贫血等症状。

7. 三阴交穴(Sanyinjiao):位于小腿内侧,胫骨上缘,当膝盖弯曲时,与胫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调经止痛,滋阴养血,有助于缓解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

8. 陷谷穴(Xiangu):位于足底跖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摩陷谷穴可以调理脾胃,益气健脾,有助于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9. 鱼际穴(Yuji):位于足底第二、第三跖骨之间,向后约1.5寸。按摩鱼际穴可以活血散瘀,舒筋活络,有助于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10. 大横穴(Daheng):位于足底跖骨之间,第一、第二跖骨的中点处。按摩大横穴可以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有助于缓解腰腿酸软、胸闷不适等症状。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