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病,如何进行自我药疗

每当季节转换时,我们的身体就容易出现一些小毛病。面对这些常见病,很多人更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自行购买药物,省去了排队挂号看病的麻烦。但是,如何正确进行自我药疗呢?这其中的学问可不少。

鼻炎:少用收缩血管滴鼻剂解鼻塞

许多人在秋天会感觉鼻子干燥,好像有东西堵住了。在擤鼻子或咳嗽时,鼻腔会出血。呼吸道功能较差的人在秋天更容易患上鼻炎。

不建议在鼻塞时使用收缩血管药物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因为这类药物一旦代谢完,各种症状会再次复发。这种反复使用很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性鼻炎。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是鼻腔局部应用的激素类药物,比如伯克纳、辅舒良和雷诺考特等喷鼻剂。使用方法是每天对鼻腔喷雾1-2次,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逐渐减量。鼻舒适片也是治疗鼻炎的好药物,具有清热消炎、通窍作用,每次使用4片,每天3次。

咽喉炎:抗生素可能加重症状

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一受到风凉,就容易引发咽喉炎和鼻炎。

对于咽喉炎患者来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缓解咽喉疼痛、发痒和干燥的症状,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对于以发热、咽喉灼热和咽干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咽喉炎,可以采用雾化吸入庆大霉素或口服头孢拉定胶囊的方法治疗。对于以痒、喉部发干和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喉炎,可以采用蒸气吸入法治疗,即用茶杯盛半杯开水,加入复方安息香酸酊0.5-1毫升,杯口用厚纸盖好,中间挖一个直径4厘米的孔洞,患者对准孔洞做深吸气,直至蒸气蒸发完,每天两次。或者可以口服华素片或金嗓散结丸等。

皮炎:对症用药是关键

随着气温明显下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减少,再加上风吹日晒,皮肤就会出现一些皮炎症状。

皮炎的用药应该抓住几个原则:分析病因,选择对症药物;观察皮疹特点,选择适合的剂型;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面部突然出现弥散性红斑、红血丝、丘疹、小脓疮、脱皮等症状,还伴有瘙痒、发烫、灼痛感,应该及时到正规大医院就诊。私自使用带有"松"类药膏很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胃痛:药物治疗先预防未来

秋天转凉后,经历了夏天的喝冷热饮料洗礼,脾胃已经不平衡,如果受到风寒的刺激,很容易引发胃痛。为了及时缓解症状,最好采用药物治疗来帮助胃消除障碍。

应对措施:氢氧化铝凝胶、胃舒平、盖胃平、胃必治和胃得乐都属于抗酸剂类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作用可持续20-30分钟。餐后1-1.5小时服用,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如立即餐后服用,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如果服药后效果不明显,可以增加服药次数而不必增加每次的剂量。氢氧化铝凝胶每天3次,每次10毫升,如果症状减轻不明显,可以改为每天4次,每次仍为10毫升。此外,胃舒平和盖胃平是咀嚼剂,嚼碎后服用效果更好。

阿托品、山莨菪碱、胃长宁、胃欢和胃安都属于抗胆碱能药物,对治疗胃痛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单独使用效果较差,最好配合抗酸剂药物使用,最好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用量应以刚能引起口干为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或支气管炎的患者,使用此类药物会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

如果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选择胃复安、吗丁啉,每天口服3次,每次1-2片,餐前使用。注意不要与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同时使用,否则效果会降低。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