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6日,是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之后,全国各地的气温明显上升,许多地方已经超过摄氏30度。在这个渐渐炎热起来的立夏季节,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养生呢?
立夏养生之饮食
立夏时节,正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逐渐增长、阴气逐渐减弱。相对于人体脏腑而言,肝气逐渐减弱,心气逐渐增强。因此,饮食原则是增加酸味的食物,减少苦味的食物,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和粗粮。平时可以多食用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食用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例如咸鱼、咸菜等。
立夏养生之精神养生
立夏养生还应该注重静养。立夏过后,人们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在立夏期间,养生的重点是戒怒戒躁,切忌过度悲喜,要保持精神安静,情绪开朗,心情舒畅,放松休闲,笑口常开。同时,可以多参与一些轻松的文体活动,例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等。相关阅读:立夏时节天气渐热,要保持安静避免烦躁。
立夏养生之养心
立夏标志着天气变暖、温度升高,夏季的炎热即将到来,同时雨水也会增多。专家称,在春夏交替之际,人们应该顺应天气的变化,特别关注心脏健康,学会养心。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年夏天都会发生一些由于过度激动或生气导致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甚至可能发生猝死。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保持精神安静、笑容常开、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怒气。
立夏养生之防病保健
我国自古以来就将立夏视为夏季的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8℃至20℃之间,正是百花争艳的季节。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疾病开始威胁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