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汤有哪些?进入夏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速,水分和营养的流失比平时更快。然而,高温阴雨的天气又容易让人产生身体疲劳的感觉。如果不及时调整饮食,身体会出现不适。这时候,就需要饮用一些营养丰富的汤水来补充营养了。初夏饮用清热祛湿的汤是最佳选择,下面的7款靓汤就是养生的首选!
第一款:冬瓜绿豆沙
材料:鲜冬瓜肉250克,绿豆75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洗净冬瓜,并去皮和瓜籽,将瓜肉切成小条状,干绿豆洗净,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掉绿豆皮。然后将准备好的绿豆放入沙锅中,加清水煎煮,待豆粒煮成豆糜状时,加入切好的冬瓜,继续煮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红糖调味。
功效:夏季饮用绿豆汤,冬季煮银耳汤。绿豆糖水是夏天最经典的消暑饮料,夏天喝绿豆汤可以防治中暑、目赤、喉痛、痱子、便秘、尿赤、烦渴等症,但干燥季节不宜常饮。鲜冬瓜味甘性淡,能清热解暑;干绿豆性味甘凉,能清凉解毒、消暑利水;红糖甘甜,能解毒润燥。三种食品合用既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又清甜可口。
第二款: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6克,去芯莲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先用清水将水鸭肉洗净血污,切片;将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将莲子去掉芯,洗净;将淮山用水稍微浸泡,陈皮和生姜用水洗净;然后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汤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建议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煲2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功效:这道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特别适合那些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的人。
第三款:赤小豆粟米须煲生鱼汤
材料:赤小豆150克、粟米须50克、生鱼1-2条(约500克),生姜3片。
做法:将赤小豆和粟米须洗净,稍微浸泡。将生鱼宰净,晾干,用少许姜丝起锅,将生鱼放入油锅内慢火煎至微黄。把赤小豆、粟米须和生姜放入瓦煲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水量)。大火煲沸后,再加入生鱼滚后,改用小火煲约1个半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盐即可。
功效:赤小豆有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再配上利水的粟米须煲生鱼汤既能健脾开胃、利水去湿,又能补充营养,非常适合这个时节饮用。
第四款:瘦肉蛋花枸杞汤
材料:枸杞1斤,瘦肉100克,鸡蛋1个,生姜一块。
做法:将枸杞清洗干净,摘下叶子,将枸杞茎切成段;在锅里放3-4碗水,加入姜片和枸杞茎,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然后转大火,将提前用盐和油腌好的瘦肉和枸杞叶放入锅中;接着加入切得很薄的胡萝卜片,不用盖盖子,煮5分钟,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枸杞叶在中医中被称为"天精草",含有与果实枸杞子相似的各种营养物质。它味甘性凉,有清肝明目、清热舒肝的食疗作用。
第五款:参草炖鳝鱼
材料:党参3克,虫草2根,黄鳝200克,姜2片,黄酒6克,鸡汁、精盐、鸡清汤等适量。
做法:将黄鳝切段,汆水洗净血水及黏液,放入盅内。将党参洗净后与姜、黄酒、鸡清汤一起倒入盅中,用食用玻璃纸包住,橡皮筋封口。放入蒸箱炖1.5小时后,加适量鸡汁和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黄鳝性温味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铁的含量较高,属于常见淡水鱼中的佼佼者。黄鳝具有补气养血、祛风通络、滋养肝肾的功效,并且能调节血糖。党参性味甘平,对肺气有益,具有补中气、养血、生津的作用。虫草味甘性平,对肾有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的作用。采用这些食材与黄酒一起炖煮,能够增加气、健脾、润肺、化痰以及补益肝肾的功效。
第六款:冬瓜薏米煲龙骨
材料:龙骨、薏米、冬瓜、姜发、料酒。
做法:将龙骨洗净焯水,薏米洗净,冬瓜洗净连皮切大块。将龙骨和薏米放入煲中,加适量的热水,加入一块姜和少量的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煨1.5小时,然后加入冬瓜继续煲约20分钟至半小时,最后加入少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凉,含有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和钙、磷、铁,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它能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湿解暑。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第七款:五指毛桃煲猪脊骨
材料:五指毛桃50克,猪脊骨约250克,油、盐适量。
做法:将五指毛桃和猪脊骨放入瓦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1-2小时以上,加入油和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五指毛桃含有机酸、氨基酸、三萜、生物碱和香豆精等,味道辛甘,性平,微温,具有益气补虚、行气解郁、壮筋活络、健脾化湿、止咳化痰等功效。用五指毛桃煲鸡或猪骨,汤的味道鲜美,气味芳香,而且营养丰富。
夏季要清补为主,如果某些菜馆还推荐乌鸡、老母鸡汤这样温补的汤,就是适得其反了,应该选择鸭汤或鸽子汤。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进补应遵循“四季五补”之道,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对于反季节食品,要学会冷热平衡,如果夏季要吃羊肉火锅,最好加入一些凉性的配料或菜,以中和羊肉的温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