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被亲吻导致高烧面瘫 10种情况不要亲宝宝

据报道,2岁的宝宝因经常被人亲吻逗弄,导致发起高烧,嘴巴变歪,面部表情瘫痪,被医生诊断为“亲吻病”。医生表示,亲吻可以传染270多种细菌,有发炎等症状时还是要慎重。以下是十种情况下不要亲吻宝宝。

什么是“亲吻病”?

“亲吻病”即EB病毒感染,之所以被称为“亲吻病”,是因为像父母亲吻儿童、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引发感染。该病由口咽分泌物经密切接触传播病毒。除了接吻外,该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近距离交谈以及分享食物,细小的唾液颗粒会在空中传播。

EB病毒感染可以发生在全年各个季节,但秋冬季节较多。潜伏期为1-2周,起病急缓不一,症状多样化,如咽炎型、腺热型、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病情严重时,口腔粘膜可能出现点状成簇的小红点出血,甚至发展到牙龈。此外,机体皮肤也可能出现小红丘疹或靶心样丘疹。这种疾病一般会在10天左右自动痊愈。

十种情况千万别亲宝宝

1、出现水疱

如果妈妈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起,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可以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影响不大,但对婴儿可能致命,是小儿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尤其是出生后第二年。

2、化妆太浓

化妆品中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曾报道过一起案例,婴儿因与母亲亲脸,不小心舔到了母亲脸上的化妆品,并发生了铅中毒。

3、伤风感冒

因为宝宝的抵抗力较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甚至并发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当高度重视感冒病毒,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近行为。

4、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自己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5、出现皮疹

麻疹患者是此病的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够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其是1-5岁的儿童,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该病。

6、拉肚子

虽然拉肚子是肠道传染病,但感染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在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患痢疾的几率。

7、携带具有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患者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就不安全。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传播。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的传播途径。

8、流行性腮腺炎

这种病主要通过鼻咽部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对于抵抗力很弱的新生儿来说,如果大人唾液中存在腮腺炎病毒,就有可能通过唾液传染给孩子。

9、扁桃体炎

宝宝是扁桃体炎的高发人群,因为1岁以下的宝宝扁桃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扁桃体炎患者的唾液中存在大量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细菌,亲吻宝宝时就有可能把病菌传给宝宝,致其发病。

10、流行性眼结膜炎

由于宝宝年幼,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很容易沾染上亲吻者正在患有的流行性眼结膜炎等疾病。患者通过眼屎、眼泪以及被这些病菌、病毒污染的手传染给宝宝,也有可能通过亲吻传染。

口腔中有数百种细菌,其中约5%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亲吻可以传染超过270种细菌。因此,在与宝宝亲密接触之前,最好洗手、洗脸和刷牙,保持清洁。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