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四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肺部疾患。而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那么,心脑血管病的原因是什么呢?以下是对此问题的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脑血管病的原因

1.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血管管腔变窄,从而影响心脏和脑部的供血。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荷,容易导致左心室肥大,进而引发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当血压急剧升高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导致脑出血;或已经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微小的血管瘤,当血液冲击时这些微小动脉瘤会破裂导致脑出血;或高血压加速动脉硬化过程,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易于在损伤处聚集,进而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 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家庭和工作压力,情绪也变得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过多食物脂肪、缺乏适当运动,再加上环境污染以及空气中负离子含量的剧烈下降,导致身体新陈代谢缓慢,血液流速减慢,血液黏度迅速增加,从而引发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和调理,将易患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3. 吸烟

吸烟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得多。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3~5.7倍。吸烟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烟碱可以增加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

4. 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异常代谢

血管组织和其他人体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代谢异常时,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形成,导致血管壁存在“缺陷”,血管舒缩不畅,就好像破旧不堪的管道,随时可能阻塞或破裂。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受神经系统支配,因此神经系统异常也会导致供血紊乱。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多方面。

5. 酗酒

酒精摄入量与出血性中风有直接相关性。每天饮酒超过50克的人,心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增加。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血小板数量,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小量饮酒是有益的,但大量饮酒则有害。

6. 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疾病或缺血性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7. 其他因素

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因素都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

心脑血管病的解决方法

1. 保持心态平衡

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让情绪起伏过大。

2. 适量运动

心脑血管病患者要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控制运动量。冬季锻炼要等到太阳升起后再进行,此时气温会回升,可以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导致发病。

3. 控制危险因素

严格控制血压,将其控制在理想水平;服用有效的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异常代谢状态;戒烟。

4.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心脑血管疾病,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

5. 外科治疗

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消除血肿,或改善缺血部位的供血。

6. 康复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从简单的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进行主动运动,最终达到自理能力的目标。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恢复尤为重要。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