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视食用螃蟹为一种享受,因为螃蟹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良好的滋补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蟹黄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的人、过敏体质者、肠胃不适者等在食用时应当适度控制。

螃蟹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食物,蟹肉口感细腻,肌肉纤维中含有十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对手术后、疾病康复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非常有益。螃蟹脂肪含量较低,但是脂溶性维生素A、E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尤其是蟹黄中富含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和皮肤健康。此外,螃蟹还富含钙和镁等矿物质元素,其中镁对于神经肌肉的正常运作和血糖代谢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在食用螃蟹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食用螃蟹离不开新鲜姜末和食醋。蘸上姜末醋汁不仅可以使蟹味更加鲜美,还能起到温中、散寒、解毒的功效。另外,醋具有杀菌作用,能够破坏蟹中的组胺。
第二,不能食用死螃蟹。螃蟹平时喜欢吃一些腐烂的食物,如动物尸体等。它的鳃和胃肠道中常常存在致病菌、寄生虫和一些有毒物质。吃活蟹(去除鳃和内脏)不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活体肌肉中一般没有致病菌和有毒物质。但是,一旦螃蟹离开水后,其生命力逐渐减弱,细菌便会大量繁殖,甚至在肌肉深处生长。
螃蟹死后,细菌繁殖更快,此时螃蟹体内带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其中的毒素就是组胺。由于螃蟹是高蛋白食品,其中含有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的作用下会产生组胺。当组胺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人食用后有中毒的危险。一般认为,成年人一次摄入超过100毫克的组胺就会出现过敏现象,如面部潮红、皮肤过敏、眼结膜充血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脉搏加速、心悸、口渴、喉咙烧灼和唇肿等。有些人还可能出现口腔、舌头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烦躁不安,更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哮喘、呼吸困难、眼花缭乱、晕厥等。
第三,蟹的某些部位不能食用。食用螃蟹时需要将蟹胃清除掉,它是位于背壳前缘中央的三角形骨质小包;同时也要清除蟹肠,即从蟹胃通向蟹脐的一条黑线;此外,还需要清除蟹心,即螃蟹鳗六角板;最后,需要清除蟹鳃,即长在蟹腹部像眉毛状的两排柔软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