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水浸泡
将去皮的荔枝冲洗干净后,放入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然后将白色薄膜剥开即可食用。如果要保存更长时间的荔枝,可以连同白色薄膜一起剥离,然后再将果肉浸泡在淡盐水中一个小时,取出后放入保鲜盒,放入冰箱的冷冻层保存。
2.果肉膜不要扔掉
荔枝果肉上有一层薄膜,口感有点涩,一般我们都会剥掉。但是为了防止上火,建议一起食用果肉薄膜。此外,将荔枝蒂部凹进去的果肉白色部分也一起吃下,也有助于防止上火。
3.成人每次不超过10颗
每次食用荔枝,普通人不宜超过10颗,儿童每次3~4颗即可,不可过量。但是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体质的人不宜食用荔枝,糖尿病患者以及易胀气的人也需慎食。此外,患有青春痘、感冒、急性炎症等症状的人也不宜食用荔枝,否则会加重病情。
4.享用“露珠红荔”
“露珠红荔”是在天亮之前采摘的荔枝,它们吸收了一整天的阳光,并在一整夜的温凉中排去了部分热性。因此,这些荔枝不但口感更鲜美,而且不会引起上火的问题。
5.隔夜食用冷藏荔枝
将新鲜的荔枝放入容器中,沉入水井或者放入冷泉水中冷藏过夜,然后取出食用,不会上火。冷藏的荔枝有助于化解燥气并补阴。清代大诗人屈大均曾写道:“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6.荔枝食疗鼻塞
用七个荔枝干加50毫升醋煮热后服用,可以治疗麻疹出疹不畅。另外,荔枝肉浸泡酒中饮用,并同时食用肉,可以治疗痢疾(包括赤白痢)。对于呃逆不止,可以用七个荔枝连皮核烧灰,研成末,用白汤调服,即可止住呃逆。对于疝气,可以用荔枝核、青橘皮、茴香等分量炒热,研成末,用酒调服,每天三次。对于妇女血气刺疼、胃痛、腰腹背痛,可以用荔枝核烧存性,取半两;香附子炒一两,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钱,可用盐汤或米汤调服。对于疔疮恶肿,可以用荔枝三个或五个(不要用偶数个),将其洗净并研成末,与糯米粥混合涂抹在纸上贴在患处,留出一个孔供脓气排出。或者可以用荔枝肉、白霜梅各三枚,捣成饼状贴于疮上,可以消除病根。以上是如何吃荔枝而不上火的一些建议,喜欢吃荔枝又担心上火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以上方法,但无论如何也不要过量食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