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变冷,靴子成了很多女孩的必备单品。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美丽的长靴女孩。然而,美丽的背后,靴子病却逐渐成为冬季常见的问题。
靴子病,顾名思义是指因为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靴子而引起的一系列足部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拇外翻、踝管综合征和足癣等足部皮肤病。
拇外翻
靴子通常带有高跟,严格来说,拇外翻并不是靴子专属病,而是高跟鞋族群常见的问题。由于鞋跟过高,身体重心过分前移,足部压力改变,容易导致大脚趾外翻畸形。严重的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早期可以通过自我牵引或借助小工具等进行矫正治疗。例如,可以使用拇外翻支具,它只需在夜间佩戴,能逐渐矫正脚趾而不影响日常生活,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踝管综合征
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对全身血液循环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靴子筒过高、包裹过紧,会导致脚背和踝关节附近的血管和神经受到挤压,使得足部、踝部和小腿的部分组织循环不良,产生腱鞘或神经发炎引起麻木、疼痛等症状,这就是踝管综合征。
去除病因,即换上宽松的鞋子后,这些问题通常会在1~2周内自行恢复。如果症状仍然存在,建议求助于康复医学科的医生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在家中也可以进行热敷、按摩等方法促进足部和腿部的血液循环,辅助治疗。
足癣
由于高筒皮靴通气性较差,行走时脚部产生的热气等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为厌氧菌、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温床,从而容易引发足癣或其他脚部皮肤病。
预防足癣等皮肤病最重要的是经常更换鞋子和袜子,勤洗脚,保持足部干燥。一旦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针对真菌感染的药膏进行使用。
总的来说,拒绝靴子、选择宽松合脚的鞋子是预防和根治靴子病的最好方法,但女性天生爱美、追求时尚,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建议女性在购买靴子时,鞋跟高度最好保持在3厘米左右,同时选择合适的尺码,不要太小或太紧。另外,在睡前用热水洗脚,并适当进行按摩,有助于消除脚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靴子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