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烹饪的那些事
晚餐汤少放姜
夏日煲汤,配料、佐料同样应清凉、清淡。玉米、瓜类、芥菜等配料都不错。
“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抗炎镇痛、兴奋人体多系统的功能,夏天食用有益脾胃消化,但姜有强烈的燥性,晚餐配汤时应少放姜,否则会引起心烦等状况影响睡眠。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遇热会分解产生变异物质“异吡唑”,过量摄入有可能引起结肠、小肠、肝脏、大脑等患癌的风险,建议尽量少放或不放味精。
煲汤别超过40分钟
煮汤时间越长,熬出来的营养物质越多,味道会更香浓?其实并非如此,煮得太久会破坏汤汁中的维生素和部分微量元素,如果是肉汤则会使蛋白质变质,产生大量嘌呤,会损伤关节、肾脏,引发痛风。一般溶出物和香气产生后,煮汤时间通常不超过40分钟。另外,也不能只喝汤不吃肉,汤里的原料仍保留了大部分营养,其中的肽类、氨基酸也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年轻人别过度补充
汤里中和了原料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重要的是汤里是经过初加工后的营养,更易于人体吸收,因此喝汤能有益于身体。然而,人体内部机能讲究平衡,只有在缺少某些营养时才需要补充,特别是年轻人,一般不需要刻意进行补充,特别是夏天,身体更需要的是祛暑、生津、止渴等,汤应以清淡为主。将老母鸡与红枣、枸杞等药材一起熬煮,可以滋补肝脏、健脾、补血,但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不适宜,喝了反而可能引发上火,导致晚上难以入眠。
绿豆汤别冰镇
喝绿豆汤是很好的解暑方法,但是物极必反。
夏日人体本就外热内寒,气温高再加之户外活动,身体产生大量热量,体表通过汗腺等途径迅速散热,此时如果大量喝下冰镇的绿豆汤,体内突然受到极冷的刺激,胃会急速收缩,极易引发胃痉挛,导致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不管是喝哪种汤,都要注意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最好保持在50℃以下,口感温热适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