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干果对胃好?
1、栗子
栗子是中国特产,被称为“干果之王”。栗子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镁、铁、锌、锰等,比常见水果如苹果、梨含量高。每100克鲜栗子中的钾含量是苹果的3倍,具有养胃健脾、强筋活血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
栗子生吃难以消化,熟食则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建议每天最多食用10个。可以将栗肉碾细,与糯米一起煮成粥,香味鲜美,同时也是高品质的药膳。栗子与糯米一起食用可以促进脾胃功能,增进食欲,同时也能补肾壮筋骨,特别适用于老年人胃口不佳,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
2、核桃
核桃被认为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核桃是一种长期食用的上品,可轻身益气、延年益寿。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述了核桃的多种功效,如补气养血、润燥化痰、温肺润肠等。
炒核桃与红糖可以养胃。选择7个新鲜的核桃,去壳取出仁,切碎后放入砂锅中,用温火炒至淡黄色,然后加入5克左右的红糖拌匀即可。空腹时每天早晨食用,半小时后再进食或喝水。此方需要连续服用12天,不可中断。这个方子适用于阳虚型慢性胃炎患者较为有效,对于阴虚、湿热等原因导致的慢性胃炎则不适合。
3、花生
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与鸡蛋、牛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对肠道有益,因为它入脾经,具有养胃健脾、润肠燥的作用。花生中独有的植酸、植物固醇等物质,有助于增强肠道的韧性。
新鲜花生最好连壳煮着吃,煮熟的花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还可以充分发挥花生壳和内层红衣的保健作用。花生最好搭配红枣食用,可以补脾益血、止血。对于脾虚血少、贫血有一定疗效,对女性尤其有益。
4、松子仁
中医认为,松子仁味甘性温,有补心肾、养血润肌肤、止咳嗽、润大肠等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记忆减退、头晕目弦等症状。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此物润肠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有关典籍中还记载了松子仁营养早餐的作用:取30克松子仁与100克糙米煮粥,加适量白糖,每天早餐食用,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食用松子仁。脾虚腹泻和有多痰问题的人最好避免食用。由于松子仁中的油脂含量较高(每100克松子仁可以转化为近700千卡的热量),食用过多可能导致脂肪堆积。每天食用松子仁量以20-30克为宜。
5、桂圆
桂圆被称为“滋补之果”,具有壮阳益气、温胃补脾等多种功效。与荔枝不同,桂圆是可以作为药物使用的。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桂圆的长期服用有强身健魂、提高智力的作用。《得配本草》认为桂圆具有补脾健胃、保心血、润五脏、治疗晕忧等功效。
桂圆容易产生内热,不适合年轻人和体质健壮的人过量食用。患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症状的人也不宜食用。舌苔厚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也应少量食用。
6、黑芝麻
芝麻在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受到高度评价:有健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低血压、定神、止咳等功效,对抗衰老和神经衰弱也具有一定效果。
芝麻生吃和熟吃营养价值相同,但生吃可能伤害胃部。芝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胆固醇,油脂是健康的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熟吃或生吃都能被有效吸收利用。老年人最好熟吃芝麻。如果真的想生吃,可以选择先研磨成碎末,与花生和核桃碎末混合食用,口感更佳。
7、榛子
榛子被誉为“坚果之王”。榛子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和矿物质如铁、锌、磷、钾等营养素。榛子有补脾胃、益气力、明目的功效,并对于肺肾不足、消渴、夜尿多等症状有益。
平时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用来煮粥或炖汤。但榛子性质偏温热,过量食用会上火。一般建议每周食用5次,每次约25-30克比较适宜。
8、腰果
腰果含蛋白质占21%,含不饱和脂肪酸占40%,富含钙、磷、锌、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和抗心血管病的作用。腰果味甘平,具有润肺、镇静、祛痰的功效。此外,腰果还可以增强脾胃功能,因此对于脾虚胃不好的人,经常食用腰果有不错的保健效果。
然而,过多食用腰果可能引起过敏,过敏体质的人要小心。购买生腰果时,建议选择蒸过的,而不是完全生的。这是因为生腰果含有漆酚,这也是毒藤植物中有毒化学物质,会引起与接触毒藤和毒橡树相似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