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处暑这一天,人们会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气的到来。
1、祭祖、迎秋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为“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是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2、煎药茶
自唐代以来,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都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味着入秋要吃点“苦”,因为它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都有好处。
3、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4、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灯盏或者是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自由漂泛。
5、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6、吃龙眼配稀饭
福州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热量,吃龙眼能补充能量。龙眼偏温性,有益于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是把龙眼剥开,混着稀饭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