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练气功可治腰突症

腰突症,即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在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它是由于椎间盘的退变、损伤和纤维环的破裂,导致髓核组织向后外侧或正后方突出,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部和下肢的疼痛。

诊断方法

1. 视诊。医生观察患者腰背部,注意检查棘突连线和自然弧度,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腰椎是否侧突以及突向方向?腰椎的生理弧度是否改变?可以让患者进行前俯、后仰、左右弯腰等动作来判断腰椎的选择性运动功能障碍。

2. 触诊。患者俯卧,医生使用手指沿脊椎两侧自上而下进行检查,可以找到患者腰椎旁的压痛点和骶棘肌的痉挛处。同时,可以进行颈部屈曲、颈部压迫、仰卧抬腿等试验,以区别腰突症和其他腰腿痛病。

腰突症可以通过气功治疗。

气功治疗

1. 导气松筋。患者仰卧,医生用一只手从劳宫穴贯气至百会穴,另一只手布气于关元穴和气海穴,然后双手在患者涌泉穴处向外引出邪气。不出几分钟,患者身体会初步放松,疼痛得到缓解,这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

2. 气针止痛。患者俯卧,医生选择28号或30号1.5寸-2.5寸的毫针,在肾俞、气俞、腰3-5夹脊、次髎、秩边、环跳、阿是穴以及殷门、委中、承山、阳陵泉、阳交、悬钟、三阴交(每次选择4-6穴)进行穴位针刺。留针期间,用指尖或掌心按摩针尾,使针感进一步传导。拔针后,患者的疼痛感会迅速减轻。

3. 练功康复。为了巩固气功治疗的效果,患者最好每天早晚进行气功锻炼,每次约15分钟,可以选择道家秘传回春功中的“仰采天阳”、“俯撮地阴”和“温肾养精”等功法。

4. 气推复位。患者坐在方凳上,外阴部悬空,身体略向前倾。医生一手用拇指顶住腰部突出物的外侧(务必准确),另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按住另一侧肩部,让患者做深呼吸。

在患者呼气到顶的瞬间,医生按照生理解剖的方向进行旋转复位,力度要适中,此时可能会听到“格”的声音(但不要追求这个声音),表示突出物已经(或部分)复位,患者会感到明显舒缓。

5. 气摩活血。患者仍然俯卧,双手背伸,胸前和股前垫上薄枕头,使腹部腾空。医生用拇指在肾俞、大肠俞、居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天应等穴位进行点摩,直到患者感到腰臀部一片热麻为止,然后用一只手紧按患者的长强穴,向督脉输送气,患者会感到一股暖流自下而上通过脊柱。

最后,医生将右手叠在左手上,使用震颤布气法在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附近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