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经被寻常百姓所熟知。人们都知道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然而,低血糖的危害往往被人们忽视,甚至被糖友所忽视。有学者认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及其引发的身体伤害会抵消一生控制高血糖所带来的益处。那么,预防低血糖到底有哪些方法?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预防低血糖的方法
一、及早发现
对于年龄超过40岁、体重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来说,一旦餐前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颤抖等表现,并在进食后有所缓解,应警惕糖尿病,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二、加强宣教
教会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有关低血糖的知识,让他们了解低血糖的常见症状以及简单的自我急救方法,告诉患者注意降糖药(包括口服药和胰岛素)的使用注意事项。还要引导患者使用快速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定期就诊,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做到“精细降糖,安全达标”。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
三、饮食合理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必须有规矩和规律。饮食必须合理,这不仅包括吃什么,还包括吃饭的时间要规律。应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不可随意变动。当患者的进食时间和进食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应积极采取分餐制,每天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餐之间增加2~3次加餐。
四、规律运动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五大支柱之一。然而,剧烈的运动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因此,糖友在进行运动时要有计划,适量、有规律地运动。当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增加饮食或相应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量。
五、避免诱因
一些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心得安等,会增强降糖效果,因此在合并使用时应谨慎。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发现血糖偏低且尿糖阴性时,应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量。当身体状况发生变化,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并及时就医,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六、合理用药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口服降血糖药和注射胰岛素两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能使血糖降低。然而,如果用药不当,血糖下降过多会引发低血糖。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应注意严格掌握降糖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对于新诊断的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参加运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用降糖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避免同时使用两种降糖药物。用药应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剂量。
七、做好应急准备
糖友应做好低血糖的应急准备工作。平时要随身携带两样东西:一样是“疾病卡”,上面写明自己的姓名、所患疾病名称、用药情况、家庭住址等,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获取帮助;另一样是食品或糖果,必要时可以食用以快速改变低血糖状态。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含有甜味剂的食品来治疗低血糖。同时,外出活动前应告知家人活动时间和地点。对于病程较长、曾经发生过严重低血糖的患者,或者反复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并加强血糖监测和相关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