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夏季养生的小技巧 夏季养生宜“轻”
炎炎的夏日已经到来了,在夏天,我们更应该注重夏季养生这个话题了。不知道大家对夏季养生小常识了解多少。在夏季,因为太热很多人都不太想运动,所以夏季饮食一定要注意了。但是如果想更好地度过夏季,保持健康又不长肉,那就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夏季养生应多吃酸食少冷饮
立夏时,人体大量排汗会造成阳气不足,多食用酸味食物及药品,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防止出汗过多。乌梅、山楂、西红柿、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以增强消化功能,起到滋养肝脏的作用,常吃还可以降血压、软化血管、保护心脏。立夏后,人们不宜经常食用油腻、易上火的食物,否则会导致身体内外都过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
在整个夏季,养生还要特别注意心脏健康,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菌等。还应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摄入。夏季应少吃寒凉食物,以免过多刺激脾胃,多选择常温的食物,避免食用变质的食物。
夏天由于出汗过多,常感口渴,适量饮用冷饮可以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绿豆汤、荷叶小豆汤虽然是解渴消暑的好选择,但切忌因贪凉而暴饮冷饮、冰雪、凉粉、冷粥以及生冷瓜果等。夏季要注意饮食卫生,多食用一些能祛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薏米粥、藿香茶、绿豆粥、凉拌马齿苋等,以清热解毒。
口舌生疮多进稀食
立夏时,肝气逐渐减弱,心气逐渐增强。在这个时候,饮食原则是增加酸性食物,减少苦味食物,补肾助肝。保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导致阳气不足,皮肤容易出汗,此时多食用具有收敛、固涩特性的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等食物对治疗泄泻、虚汗等病症非常有效。夏季里,我们推荐在家自己动手做山楂糕,既美味又健康。
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导致身体内外过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了解决脾胃功能紊乱的问题,饮食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进食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熬立夏粥的一种习俗是在户外露天炊煮,一锅熬粥,朝思暮想。做这种粥的人一定是慈祥善良、受人尊敬的长辈。早晚吃粥,午餐喝汤。这样做既能解暑、消除口渴,又能补充营养,有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此外,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食物也具有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暑健身的效果。
该睡不睡肝火旺
根据中医研究,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最重要的是容易疲劳、打瞌睡,工作效率低下。到了夏季,这种状况更加明显,即使稍作调整也无法完全消除症状。
因为在晚上11点至凌晨1点的时间段,脏腑气血流动最为旺盛。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睡觉,等于迫使肝脏继续工作,无法贮藏精气,导致肝的阴阳失衡。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解毒、储存和分解胆汁。长期剥夺肝脏休息的机会,肝火会升高,容易感到疲倦、气虚体弱。
中医药古籍《内经》提到人体三宝:“精、气、神”。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相反,气弱则神伤,精神容易不济,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养精蓄锐就是这个道理。不要总是熬夜,适当午睡有利于健康。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缓解夏季的不适非常重要。
《戴记》曾说:“是月也,阴阳争,死生分。”意思是说,夏季这个时候,阴阳之间产生了冲突,生死分界。可见炎炎夏季对人的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在夏季如何保养身体,简单来说,就是抓住一个关键:“轻”。
让我们一起“轻”松度过夏日:
“心”轻 《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宫。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一十二宫危。”它把心放在君主的高位,统领五脏六腑。夏季属阳,而心属火,如果心事繁重,阳气和火气相互助长,会导致神烦意乱,损害五脏六腑的健康,引发热病。所以,放下繁重的心事,保持内心的宁静,让心情轻松,这就是“心轻”,也是夏日养生的首要法则。
脾胃轻
夏季炎热,出汗多,导致气血和津液不足。如果再不注意饮食,过量进食,会使脾胃负担加重,出现中医所说的“子盗母气”现象,即脾胃气不足时,会借调心气来帮助消化食物,导致心气更加虚弱。特别是对于本来就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暴饮暴食之后会引发更大的危机。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饮食的量,控制在六七分饱即可,让脾胃“轻”一些。
饮食轻
“脾胃轻”是指控制饮食的量。而“饮食轻”则要求饮食的质地,不宜选用过于油腻的口味,要选择清淡口味的食物。夏季本来就是阳气旺盛的时节,选择炖汤、凉糕、蒸煮等淡味食物,可以有效抑制阳气过旺。相反,辛辣、油腻等食物则会导致阳气过盛,导致阴阳失衡,不利于健康养生防病。
运动轻
运动是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活动,适度运动可以顺应夏季阳气的增长。但在夏季,运动要讲究“轻”。选择一些难度较低、运动强度较小的项目,例如散步、做体操、瑜伽等。运动时间也要适当缩短,控制在40分钟左右即可。夏季高温本身就会消耗大量热量,如果再进行高强度运动,大量出汗,会损伤阳气,导致气血不足,对健康造成损害。
交际轻
夏季不是人来人往、频繁交际的好时节。尽量减少社交活动,心静自然凉爽,即使是在炎炎夏季也不容易感到心烦意乱。清初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载了他在夏天的闲适生活:“夏日行乐之法”不求功名利禄,不外出拜访,也没有朋友来访,不戴头巾,穿着简单。他坐卧之间,处于荷叶之下,躺在高大的松树阴影下,听着流水,煮茶享受悠闲的时光。他相信度过夏季这个危险阶段,再出去应付各种社交活动,绝不会晚。
睡眠轻
夏季作息时间应晚睡早起,顺应夏季阴阳变化的特点。晚睡早起可以顺应夏季阳气的升发。此外,中医有“久卧伤气”的说法,夏季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心气、脾气等虚弱。如果不合理安排睡眠时间,长时间躺在床上不起床,会加重气虚,导致越睡越软、越睡越疲倦。因此,在夏季要保持“轻睡眠”,成年人每天睡6~7个小时足够了,但午时一定要小睡片刻。在夏季,午睡比其他季节更加重要。
总之,夏季保健的主题就是“轻”。让我们一起轻松度过这个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