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久看电视喝浓茶
看电视打发时间是一般人的普遍生活状态,看似安全的活动却潜藏危机。据《国际流行病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长时间看电视也可能招致致命后果。看电视1小时可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7%,每天看电视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增至28%。
在英国,心脏病每年夺去19.3万人的生命,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研究人员对13,197名健康的中年男女进行了近10年的研究。在研究期间,有373人死于心脏病。结果表明,看电视的时间是心脏病死亡概率的一个重要标志。
长时间看电视,再加上喝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很大的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在看电视时最好不要喝太浓的茶,并且要注意适时休息。
二、过度疲劳后桑拿
长时间工作、压力、疲劳,这时候去桑拿可以让紧绷的身心获得缓解。然而,由于桑拿房内温度过高,会迅速扩张皮下血管,使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至5倍,从而加重心脏负担。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最好不要蒸桑拿。
三、密闭空间内吸烟
专家估计大约30%的心脏病发作是由吸烟引起的。吸烟会使小血管变窄,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导致心脏及身体其他组织供氧量降低。烟雾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几千种有毒物质,是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的危险因素。
专家强调,很多打牌的人常常烟不离手,再加上大多数棋牌室空间狭小,通风不良。如果每周三次,在别人吸烟时吸入烟雾中30分钟,那么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很少被动吸烟的人高26%。尤其是年龄较大、血压较高、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四、酒后喝咖啡
饮酒过量会使心脏肌肉衰弱,心律不齐。许多研究表明,酒精会提高血压,是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子。在饮酒后再喝一杯咖啡,会使大脑从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并刺激血管扩张,大大增加心血管负担,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会比单纯饮酒多得多。
如果饮酒超过50毫升且酒精浓度超过38度,饮酒后的30至60分钟内不要喝咖啡;饮用葡萄酒后的1至3小时内也不要喝咖啡。
五、清晨突然起床
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6点至11点是最脆弱的时候,70%至80%的心脑血管病突发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往往与突然动作、寒冷刺激以及不良的生活运动习惯有关。如果早上立即从床上起来,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向上冲,血压猛增,引发一系列不良症状。因此,醒来后最好先不要立即起床,躺着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过3分钟再起床。
六、蹲便后突然起身
和起床一样,蹲便后也不要突然起身。研究表明,用力屏气排便时,腹壁和隔肌会强烈收缩,血压可能会下降,引发脑出血,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这两者都可能导致猝死。蹲便后快速站起来可能会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导致头晕、眩晕、摔倒,甚至脑血管意外。因此,站起来时应该缓慢进行。
七、雾天长时间在户外锻炼
雾天户外运动易引发心脏病。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雾天进行户外锻炼会阻断血液中的氧供应,使血液更容易凝结,诱发心脏病。老年人如果必须外出,可以戴上口罩,但也不要在浓雾中停留太长时间。
八、愤怒时狂吃狂喝
易怒对心脏健康的威胁很大。当人愤怒时,身体会分泌大量让血管收缩的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引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糖。对于高胆固醇、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危险。
迈阿密大学心脏病学专家罗培兹•吉曼尼兹表示:“不寻常的暴饮暴食会使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4倍。大吃大喝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10倍,在1至2小时内危险性提高4倍。3个小时之后,危险率恢复正常。”
九、运动后洗冷水澡
进行剧烈运动时,和饮酒一样,由于汗液和发热使得皮肤毛孔张开,此时是心脏最脆弱的时刻。如果突然接触冷水,会使全身血管急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脏和肺的负担。心脏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易发生心脏病。
十、堵车时开车窗
空气中的悬浮微粒会导致心脏和脑血管病变,堵车时开窗可能让你的心脏受损。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交通堵塞中,一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会增加3.2倍。高度紧张的驾车状态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疲劳,易诱发冠心病。此时打开车窗,会迎来带有大量污染物的脏空气。不仅会伤害心脏,还会对肺部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报告显示,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微粒增加10微克,与心脏和肺相关的死亡率就会增加6%。因此,一旦遇上交通拥堵,最好不要开窗通风,最好使用车内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