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粗粮和杂粮营养又防病 怎么吃才正确

孩子吃粗粮和杂粮,营养又防病

粗粮和杂粮中富含的粗纤维对任何年龄的人群来说都有益,可助消化,增强肠胃功能。在日常饮食中只吃细不吃粗的宝宝,一方面没有机会吸收粗粮提供的丰富营养素,另一方面因缺少植物纤维易引起便秘。吃粗杂粮还可以预防小儿肥胖、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吃粗粮时必需的咀嚼动作不仅能促进咀嚼肌和牙床发育,还能减少食物残渣残留,防龋齿。

孩子1岁前最好别吃粗杂粮

孩子多大可以吃粗粮?一般宝宝4-6个月可以添加辅食,但这个阶段还不适宜给宝宝吃粗粮。因为宝宝刚开始接触除奶以外的食物,消化系统还不适应高纤维食物,此时吃粗粮易引起消化不良。建议宝宝1岁后再开始吃粗粮。另外,胃肠功能差、经常腹泻的宝宝,建议暂时不要吃粗粮。

宝宝吃粗杂粮,粗细搭配要合理

给宝宝吃粗杂粮一定要粗细搭配合理,网上有说法表示,孩子的主食中杂粮不能超过25%,真的要如此精确吗?

营养专家表示,限制杂粮比例主要是为了防止宝宝咀嚼能力不如成年人,消化能力较弱,而杂粮消化速度比白米、白面食品要慢。如果消化不良,就会影响营养供应,特别是难以从食物中充分吸收铁和锌。因此,宝宝的主食一定要注意粗细搭配。

但具体杂粮和白米、白面的比例则应因人而异,因食材而异。比如说,在粮食中,小米和大黄米并不比大米难以消化,但整粒的玉米、燕麦、大麦和荞麦就相对难消化一些;在薯类中,山药和土豆比较好消化,但红薯和紫薯消化起来略难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小朋友不能吃玉米和麦类。

孩子在牙齿没有长全之前,可以将食物煮得软一些,可以用压力锅煮,也可以打成糊糊。比如,燕麦粒和栗子都不太好消化,但把一小把燕麦和几个栗子放进豆浆机,加等量的糙米和小米,一起打成糊糊,即便是幼儿喝了也比较好消化,可以用来替代日常喝的白米粥。

孩子饮食应注意均衡多样

虽然吃粗杂粮很好,但并不意味着一直只吃粗杂粮。饮食的原则是全面均衡多样化,任何营养素发挥作用都是与多种营养素一起的综合作用。

在日常饮食方面,应限制脂肪、糖、盐的摄入量,适当增加粗粮、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并保证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合理,有益于宝宝健康的生长发育。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