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八月,处暑前后,即将进入秋季。但是暑气未消,人们容易失去胃口,同时还会消耗大量体液,导致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的流失。因此,在夏天除了多吃绿色蔬菜外,还应多喝汤!那么八月适合煲什么汤呢?以下是九款适合八月食用的养生汤推荐:
推荐食谱一:夏枯草黑豆汤
夏枯草是广东民间夏暑天常用于食疗的中药,属于清热泻火类药材。中医认为,它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黑豆为广东民间常用的食补豆类,民间有人误认为它是燥热的,其实中医认为它性平味甘,有补脾、利水、解毒的功效,适宜于脾虚水肿、脚气浮肿者。中医还认为它可滋肾阴、润肺燥、制风热而又活血解毒。二者合而为汤,在这个盛夏和秋初的时候饮用,还有补肾水、平肝火的功效。
原料:夏枯草30克、黑豆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夏枯草浸泡、洗净,用纱布或煲汤袋装好,黑豆浸软,洗净,两者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30-40分钟,调入适量冰糖即可。
推荐食谱二:荷塘碧果甜汤
罗汉果肉性凉味甘,有消炎清热、利咽润喉的效用。其果皮也可用来泡水或煲汤。莲藕除了能润肺消暑,还可健脾促进食欲。老年人常吃藕,还可以起到益血定神、延年益寿的功效。另外,此款甜汤的食材性偏凉,肠胃寒凉、易拉肚子的人不宜多食。
原料:罗汉果2个、莲藕一节、红枣10颗左右、冰糖少许。
做法:用清水洗净红枣后泡在水中备用,再把罗汉果外皮洗净,用刀轻轻拍裂外壳,取出果肉。把莲藕削去外皮洗净后,切成薄片。然后将罗汉果肉和红枣放入锅中,加入1.5升左右的清水后,用大火煮沸,再改成文火煲煮20分钟。最后把莲藕片和冰糖放入,文火再煮15分钟即可。
推荐食谱三:苹果银耳汤
苹果中富含粗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协助人体顺利排出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危害。苹果中还含有大量的镁、硫、铁、铜、碘、锰、锌等微量元素,可以使皮肤细腻、润滑、红润有光泽。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苹果银耳汤,清凉退火,益气生津。
原料:苹果、银耳、百合、莲子。
做法:银耳泡发4小时以上,切成小朵,莲子百合用温水浸泡两小时。然后,将苹果洗净切块,将银耳、百合、莲子放入煲内,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半小时。最后,放入大枣,倒入苹果,放入冰糖,小火再慢炖一小时以上即可。
推荐食谱四:荷叶冬瓜煲老鸭汤
冬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较低。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等患者食用冬瓜可以消肿而不伤害正气。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上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热量不高,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助于体形健美。汤中的鲜荷叶清暑利湿,冬瓜清热解暑,老雄鸭能滋阴养血,益胃生津。三者合用既能清热解暑去湿,又能益胃生津。
原料:鲜荷叶一块,鲜老冬瓜一斤至斤半,老鸭公肉半斤。
做法:将上述食品洗净,同放进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煲汤,调味食用。
推荐食谱五:竹荪老鸭汤
竹荪老鸭汤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饮用,具有很好的消暑利湿、补气养阴、润肺清热的功效。竹荪配鸭肉煮汤是一个绝佳而经典的搭配。因为竹荪和老鸭都是属于性味偏凉的食物,所以夏天食用也不容易上火。
原料:鸭子半只、石斛10克、竹荪1包、老姜1小块、京葱1段、料酒20毫升、清水2升、盐11/2茶匙、味精少许。
做法:鸭子洗净后切成块,石斛浸泡10分钟后装入煲汤袋,老姜拍扁,京葱切小段,将鸭块和姜、葱一起放入锅内倒入清水没过鸭子,大火煮出血沫后捞出鸭子、姜葱,用水冲净血沫,然后放入汤煲内。汤煲内倒入2升清水,放入石斛、料酒,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为文火炖1小时。提前20分钟将竹荪去头,反复浸泡4、5遍以去除泥沙。1小时后打开锅盖,调入盐和味精,然后倒入竹荪,盖上锅盖继续炖20分钟即可。
推荐食谱六:百合莲子汤
百合莲子汤是用莲子、百合等煮制而成,百合和莲子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也适合老少皆宜的食物。所以,在处暑前后食用百合莲子汤最合适,有助于安神养心、健脾养胃。
原料: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泡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放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为文火继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推荐食谱七:无花果番薯苦瓜汤
无花果有健胃、润肠、利咽、滋阴、益肺的功效,且能防癌。番薯能补脾胃、益气力、养容颜、清热解毒,两者入汤甘甜可口。苦瓜能清热泻火、清心开胃,且爽口不腻,入汤倍感凉爽舒适。它们合为一道素汤,具有清热消暑、润肠通便、益脾润肺的功效,气味清润可口,男女老少皆宜。
原料:番薯200克、无花果120克、苦瓜200克、生姜2片。
做法:番薯洗净,去皮切块;无花果浸泡;凉瓜洗净,去籽,切块。在锅或煲中加入1750毫升(约7碗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放入各物,再次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45分钟,加盐即可。
推荐食谱八:石耳肉片汤
石耳营养价值极高,内含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滋阴润肺的补品。石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吐血红崩、热结小便痛、白浊、白带、痢疾、毒蛇咬伤、火烫、牙痛、便秘等症状,还有降血压的作用。石耳是夏天的一道很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食材。再配上一些瘦肉,既温补又清热,汤汁清爽鲜美,是八月不可多得的佳品。
原料:干石耳10克、瘦肉50克、鸡蛋1个。
做法:石耳提前泡发并洗净。鸡蛋打散煎成蛋皮,然后切成菱形块备用。瘦肉切片加入料酒、盐、淀粉抓拌一下备用。将石耳用开水焯烫一下。炒锅倒入橄榄油放入葱花。然后倒入肉片翻炒至变色。冲入适量的开水,加入石耳,放入蛋皮。煮开,加盐,加胡椒粉调味,加少许味精,淋入香油,再煮开后关火。
推荐食谱九: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因此,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适宜于气虚肺燥而出现咳喘气短、口干渴、咳嗽咽干等症状的人饮用。
原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750克。
做法:瘦肉洗净,切成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以上食材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小火炖2小时。
最后提醒,尽管天气炎热,但不能以“冰”解渴。冰镇后虽然能解暑,但凉气容易刺激胃肠,可能引起腹泻、头晕等症状。天气越热,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因此不能用冰镇消暑汤替代水的饮用。建议喝汤时应将主料一同食用。在餐前将汤和食材一起食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对于“苦夏”人群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