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药,润肺养胃
山药被誉为“神仙之食”,有“食物药”的功效。它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而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延年益寿。最佳吃法是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时,营养损失最小。2、香菇,补益肠胃
香菇性平味甘,有益于胃气、止血、托痘疹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少气乏力等症状。此外,现代研究发现香菇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佝偻病、高血脂症、胃癌、子宫颈癌等疾病。3、鸭肉,滋阴润肺
鸭肉被称为肉类中的金秋第一滋补佳品,滋阴润肺的效果显著。鸭肉营养价值很高,适合滋补。与其他肉类相比,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并且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此外,鸭肉脂肪含量较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易于消化,有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脏的作用。4、梨,生津润燥
梨富含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生津解渴、润肺去燥、清热降火、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秋季食用。生梨能明显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喉干、痒、痛等症状;梨煮饮具有滋润喉头、补充体液的功效;蒸梨可以滋阴润肺、止咳祛痰。选择含糖量不高的梨,因为中医认为太甜的东西会产生痰。川贝蜜糖炖雪梨是调理咳嗽燥热的良方,尤其对肺燥引起的咳嗽效果更佳。5、蜂蜜,祛痰润肺
蜂蜜味甘性平,入肝、脾、大肠经,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食欲不振、腹痛、肺燥咳嗽等症状。营养学认为,蜂蜜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糖分、维生素和氨基酸,还能保湿肌肤。秋冬季节适量饮用蜂蜜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可以增加肌肤水嫩感。但需要注意的是,痰湿、腹泻的人忌食蜂蜜,血糖过高和婴儿也不宜喝蜂蜜。6、莲藕,清热除烦
莲藕性寒,有清热除烦的功效,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莲藕与芸豆熬汤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与排骨一起煲汤可以健脾开胃,适合于脾胃虚弱的人进行滋补养生。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炖煮莲藕时,最好选择陶瓷或不锈钢容器,避免使用铁锅,也尽量不要用铁刀切割莲藕,以防氧化变黑。7、白萝卜,清肺润喉
白萝卜是中医常用的食疗食材,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白萝卜有益于胃、顺气、消食的功效。它能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因此,将白萝卜与排骨、牛肉、羊肉、猪蹄一起煲汤,不仅可以补气顺气,还能减轻油腻感。如不喜欢白萝卜的辣味,煲汤时盖子不要盖得太严。8、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经,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清热利尿的功效。百合是解秋燥、滋润肺阴的理想食品。此外,百合中还含有多种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生物碱。综合作用于人体后,可以起到良好的营养滋补作用。用百合熬粥,可以滋润肺胃,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9、竹笋,清热化痰
竹笋味甘、性微寒,入胃、肺经,具有清热消痰、利隔爽胃、消渴益气的功效。它还可以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解油腻、解酒毒。因此,食欲不振、胃口不开、大便秘结、酒醉恶心等症状可以通过摄入竹笋来进行辅助治疗。正所谓,《本草求原》中说:“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随息居饮食谱》也说:“笋,甘凉,开胸消痰。”风热咳嗽或肺热咳嗽的人尤其适合食用竹笋。10、无花果,去火消哑
无花果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健胃清肠、清热解毒、通乳消肿的功效。无花果不仅营养丰富,也被认为是药食兼好的食物。它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以及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无花果中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天门冬氨酸是一种抗衰防病的氨基酸,在无花果中的含量超过其他各种水果。咽喉肿痛时,吃几颗无花果可以减轻疼痛,恢复健康。肺热、声音嘶哑时,用无花果煎煮冰糖水可以去火消哑。11、橄榄,清肺生津
橄榄素来自中药,被称为“肺胃之果”,具有清热利咽、滋阴润肺、健脾的功效。当嗓子痛时,含食些青橄榄可以使咽喉清爽。与鲜萝卜一起煎煮食用,效果更好。经过蒸馏的橄榄液称为橄榄露,可用于治疗咽痛、咳嗽、烦躁等症。12、黑木耳,清涤胃肠
黑木耳性平味甘,具有凉血止血、和血养荣、止泻痢等功效。它可以预防贫血,被誉为天然的补血食品,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凝作用,因此被称为“食物阿司匹林”。此外,黑木耳富含胶原蛋白,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纤维物质的消化,吸附肠内残渣,清涤胃肠。 秋季是一个增液养津的特殊时段,因此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提高免疫力。在秋季食补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尤其对于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更为重要。秋季适量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鲜辣椒、鸡肉等,少量饮酒也是可行的,其中白酒、黄酒是最佳选择。在秋季,辛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酒等应该避免食用,同时也应该避免食用过多油腻的食物。